低产低效核桃园提质增效技术探索
高辉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林业工作站 745400
摘要:核桃是一种广泛被人们认可的高品质坚果类食品,市场需求旺盛,被誉为“铁杆庄稼”,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也是庆阳市发展的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之一,我县核桃栽培分布较广,栽培面积不大,相对集中栽植的核桃园不多,但是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我们从现有核桃良种栽培和丰产管理技术成果中,总结形成了适宜我县气候特点的核桃园提质增效管理技术,可在全市核桃栽培、老旧果园提质改造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产低效 核桃园 提质增效 技术探索
核桃是人们喜爱的四大干果之一,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对人体有益,可强健大脑[1]。核桃树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属于乡土树种,在我县是适生区,是我县主要的乡土经济果树树种之一,也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栽植面积逐年增加,发展核桃产业对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县地处核桃栽培适宜生长区,栽培历史悠久,群众喜爱栽培。栽培土壤主要以黄绵土为主,土壤酸碱度适中,适合核桃生长。我县平均海拔1230m,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少雨,盛行西北风。年平均气温9.6℃,年平均日照时数2350.9h,全年无霜期172d,年平均降水量560.3mm。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O%以上。全年蒸发量1460mm,属半湿润地区。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冻害、暴雨、冰雹。
我县核桃栽培分布地域较广,但是因品种不优、管理粗放,导致核桃园产量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为了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确保我县核桃产业的顺利发展,我们从现有核桃良种栽培和丰产管理成果中,总结形成了适宜我县气候特点的核桃低产低效园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技术,可在全市核桃栽培、低产低效园改造中推广应用。
我县现有适龄核桃树绝大多数是采用传统的实生苗栽培或坚果直接播种而来,普遍存在挂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多、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低产核效园改造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低产低效园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是由于长期受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们长期习惯于传统的实生繁殖栽培等因素的影响,核桃品种比较混杂,良莠不齐,核桃良种得不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二是经营管理方式粗放,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如不及时除草、施肥、修剪等,导致树体长势不佳,栽植多、成活少、保存率低、生长差、结果迟、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状况。三是病虫危害也是导致核桃低产低效的原因之一,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缺乏对核桃树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导致病虫害频发,损害树体和果实,危害核桃树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在我县危害最为突出的就是核桃举肢蛾(俗称黑核桃)的危害,近年来有蔓延和加重的趋势。冻害危害有些年份也很严重,严重时可以导致核桃的绝收。四是栽植地选择不合理。核桃生长发育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水肥条件,但是大部分核桃种植在贫瘠干旱地或陡坡地上,立地条件差,排水不良或缺乏有机质,不利于核桃的生长。以上四点都是导致核桃低产低效的主要因素,加之无相应的改造措施,均易形成低产林[2][3]。
2 低产低效园改造的主要措施
2.1高接换优
2.1.1高接换优的前提:高接换优树的树龄一般不宜超过30年,30年生以上的大树多数嫁接后愈合能力降低、愈合不良、造成嫁接部位干枯;要选择树势强旺、无严重病害和大的树体损伤。衰弱树、病老树不宜进行高接换优;生长环境要适宜,不能处于风口地带。
2.1.2高结换优的品种选择
根据我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高接换优应选择适应性强、表现良好、丰产性强、坚果品质优、抗旱、抗寒能力强、嫁接成活率高的品种。如:辽核系、香玲、中林一号等,具体有:
1、早实品种 庆阳市林科所引进8518、辽核1号、辽核2号、香玲及中林1号5个品种经过4年的观察试验,翌年就见果,挂果早、抗病、抗风、抗寒能力强、抗旱性能较好,能够正常越冬或者基本可以越冬。
2、晚实品种 适合我县栽植的核桃晚实品种有清香和晋龙1号,幼树时生长较旺,结果后树势稳定,丰产性好。抗寒、抗晚霜、抗病性均很强极其适合我县栽培。
2.1.3高接换优的方法:核桃园大树高接换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最常用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春季插皮舌接和夏季方块形芽接。①硬枝插皮舌接:核桃大树高接换优春季枝接一般采用插皮舌接。嫁接时间一般在春季核桃萌芽期。嫁接时在距地面80cm以上、直径在8—10cm的树干或主枝上截断,先在下部树干上斜开3—8道放水口,然后用快刀将树干断口削平滑。嫁接用的接穗提前削好,放于有水的塑料袋中。嫁接时,在树干平滑的断面下选光滑处,由下向上将树干外皮层削出一个接近木质部的平滑削面,将接穗下端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木质部插入砧木的木质部和皮层之间,接穗皮层包在砧木皮层外面的削平处,将接穗插至露着0.8—1cm削面为止。砧木断面5—7cm的插2根接穗,砧木断面直径在8—10cm的插3根接穗。用绑带在接穗外绑紧;用一块布或塑料薄膜,盖严砧木的断面,待接穗萌芽后,及时开孔放风。嫁接新梢20cm左右时,去掉塑料袋,绑上支棍。新梢40cm时,及时摘心。②方块形芽接:核桃夏季芽接多用方块形芽接。我县最佳嫁接期为 6月下旬-7月中旬,此时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接后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接芽萌动快,生长量大,木质化程度高,有利于安全过冬。嫁接方法与苗木培育中的方法相同[4]。
2.1.4高结换优后的管理:嫁接后20天检查成活情况,未接活的进行补接。春季嫁接不活的还可以在夏季进行芽接。对嫁接成活的植株,要及时抹芽,当接芽长到5cm时剪砧,把芽接以上的部分剪掉。要在接芽长到15—20cm时进行解绑,并绑缚支棍,防止风折。新梢长到40cm左右时,要及时摘心、加强土肥水、病虫害防治及冬季预防冻害管理工作。
2.2综合管理
2.2.1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是低产低效核桃园改造的主要措施,主要通过深翻园土、中耕除草、耕翻扩盘和修树盘等措施改善树体的立地条件, 达到壮树丰产的目的。具体方法为: 对地势平缓的低产林, 于每年春季或秋末, 对树冠下土壤进行耕翻1次, 深度以20—35cm深为宜。也可于秋末在树冠外围挖宽1m、深20—30cm深的环状沟槽, 用秸秆、炉渣与土混合, 填入沟内, 以改善土壤的性状。在加强土壤管理的基础上, 于早春或秋末结合耕翻, 在树冠下挖20—30cm深的环状、辐射状沟槽或挖穴施入基肥。盛果期树每年每株施农家肥100kg或人粪尿50kg。花前或花后4-6周穴施或沟施速效氮1—1.5kg(以氮肥含氮量折算)、过磷酸钙1kg, 幼树施肥量酌减。条件许可时, 还可于花前或果实膨大期进行1—2次叶面喷肥。肥液种类及浓度为0.2%—0.4%四硼酸钾、0.2%—0.3%磷酸二氢钾和0.1%—0.2%尿素。通过叶面喷肥, 可使叶面变绿, 光合作用增强, 恢复树势, 进而提高结果率。有条件的果园可在树下间作豆类等绿肥作物, 于绿肥作物花前全园耕翻埋入土中。凡能间作的低产林, 都应实行间作。初果期树可间作豆类、小麦、薯类等低干作物; 盛果期树可间作豆类、浅根性中药材、绿肥等作物。间作物应与树干保持1—2米的间距, 同时要注意中耕除草和土肥水管理, 以解决其与核桃争水争肥的矛盾[5][6]。
2.2.2 整形修剪:核桃树的适宜修剪期为秋季采果后至落叶前或次年萌芽至展叶期。树形一般为主干疏层形和单层高位开心形。对于改接后欲培养本树形的树,改接后欲留作主枝的新梢,为了保证将来两侧能均匀地配置侧枝和结果枝组,在长至45—50cm时,要及时进行摘芯,摘芯是保留35—40cm,同时摘去保留梢段上部的第二片叶,以便促发分枝。对于不作主枝的新梢,当新梢长至30cm左右时,要及时摘芯,摘除顶端的5—8cm嫩梢,促进分枝,培养成结果枝组。改接后欲培养本树形的树,接后欲留作主枝的新梢一般不进行夏季摘心,主要的夏季修剪措施是只在当年8月中下旬对新梢进行拉枝开角,均拉成70-80°角,拉枝时间以新梢即将停长封顶时为好。拉枝方法是先用手将新梢轻轻揉开,然后用细尼龙绳绑缚即可。冬季修剪时,对于主枝延长枝,保留35—40cm短截,对于侧枝延长枝保留25—30cm短截。冬季修剪时间以春季萌芽前为好,对于长度1m以上的主枝,采用缓放修剪;对于长度不足1m的短主枝,采用极重短截法在基部保留20cm左右进行短截[5][6]。
2.2.3病虫害防治:近几年,通过调查发现,导致核桃树低产低效的主要病虫害成多发趋势,但主要的虫害有核桃举肢蛾、核桃横沟象、芳香木蠹蛾、刺蛾、核桃瘤蛾、核桃小吉丁虫等;主要病害有核桃炭疽病、核桃白粉病、核桃灰斑病、核桃黑斑病、腐烂病、核桃枝枯病等。对于发现的病虫害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对症下药,将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黑斑病、炭疽病等喷施石硫合剂(石硫合剂配方:生石灰:硫磺:水=1:2:10,瓦锅或生铁锅熬制。);腐烂病:刮老树皮及病斑。病斑刮成菱形,刮口应光滑,平整,用4%农抗120水剂30倍液,或50%的甲基拖布津粉剂5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涂抹消毒,再涂波尔多液保护伤口,以利愈合;介壳虫、若虫:树干基部涂抹6-10cm宽黏胶环。根颈及表土喷施6%柴油乳剂或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刺蛾、核桃瘤蛾、舞毒蛾等:敲击树干,砸皮缝中的刺蛾茧、舞毒蛾卵块;清除石块下越冬的刺蛾、核桃瘤蛾、缀叶螟虫蛾茧及土缝中的舞毒蛾卵块。喷50%的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0%的速灭杀丁3000~4000倍液,防治木橑尺蠖幼虫危害。树盘覆土阻止核桃举肢蛾羽化出土[3][7]。
园内养鸡、鸭不仅能通过啄食行为轻松消耗各种害虫,还能有效控制害虫繁衍,同时鸡爪深入土壤的行为还能破坏幼虫的化蛹环境,对害虫的繁殖产生抑制作用。这种天然的生物控制法既环保又高效,对园内生态平衡维护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在地面湿度较高、气温适宜的4月下旬,对树木进行白僵菌喷洒以遏制各种害虫。
参考文献:
[1] 栗奉泉;张明海.核桃举肢蛾的防治技术要点[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 邵则夏.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J].致富天地,2007,15:19-21
[3] 赵越.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J].乡村科技,2022,13(19):91-93.
[4] 吴素桢.低产劣质核桃树的高接换优技术[J].果树资源学报,2020,1(02):7-10
[5] 马婷;宁德鲁.云南核桃低产林提质增效措施[J].农家科技, 2014.09:79-80
[6] 刘广勤;吴志华.薄壳山核桃良种果材兼用丰产技术[J].现代园艺,2024,47(12):88-90
[7] 崔相印.低产低效核桃园提质增效技术 [J];农业科技·园艺2024.02 42-44
作者简介:高 辉(1972—),大学专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与防治、苗木培育、造林绿化、技术推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