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校企合作框架下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与成效分析

作者

李媛媛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劳动教育的推广,促使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成为新的教育探索。校企合作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为这一融合提供了广阔平台。本文探讨校企合作框架下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与成效,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药文化;劳动教育;融入路径;成效分析

引言:中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健康智慧与生活哲学。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劳动教育地位的凸显,如何将中药文化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课题。校企合作模式为这一融合提供了无限可能,连接着学术与实践,推动教育资源的有效对接。本文旨在探讨中药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路径与成效,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

1、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1.1 背景分析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劳动教育的推广,将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探索。中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劳动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校企合作作为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为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2 意义阐述

将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劳动实践内容,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中药文化的发展和劳动教育的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2、校企合作框架下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

2.1 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在校企合作框架下,构建合理的合作模式对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至关重要。首先,建立合作机制,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职责与权益,为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共建实践基地,打造中药文化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实践环境。最后,联合开发课程,将中药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文化自信。

2.2 中药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在校企合作框架下,中药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关键。一方面,深入挖掘中药文化资源,如中药材的种植、炮制、配伍等,为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整合教育资源,高校与企业共享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支持中药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此外,创新教育方式,如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中药文化内涵。

2.3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占据核心地位。首先,制定课程目标,明确教育目的与要求,使课程体系具有导向性。其次,设计课程内容,涵盖中药材种植、炮制、配伍等多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最后,实施课程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案例教学、现场演示、小组讨论等,提高教学效果。

2.4 劳动教育实践的拓展与深化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劳动教育实践的拓展与深化是关键环节。首先,开展实践活动,如中药材种植、炮制、配伍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略中药文化的魅力。其次,建立实践平台,汇聚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最后,加强实践指导,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全程指导,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3、校企合作框架下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成效分析

3.1 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在校企合作框架下,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具体表现在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习惯的培养和劳动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中药材种植、炮制、配伍等技能,培养了勤劳刻苦、认真严谨、负责担当的劳动习惯,并形成了正确积极的劳动价值观。以中药学B2301班级为例,目标3(能力目标)、4(素质目标)达成值分别为0.79和0.76,远超参考达标值0.65,展现了课程教学的预期成效。

3.2 中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校企合作实施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在知识普及、认同感增强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涉猎中药历史、药理等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增强了中药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学生在实践中突破传统,融合现代科技与理念,为中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新活力。

3.3 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在校企合作推动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合作机制的完善、资源共享的实现以及合作模式的拓展等,都为校企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高校与企业共同构建完备的合作体系,明确职责权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创新模式,为教育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案例分析

4.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将中药文化融入课程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将常用中草药辨识、安全用药、护理及康复常识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了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实际的教育生态。这一创新实践深化了劳动教育的内涵,赋予其时代特色与人文关怀。学生在辨识中草药中亲近自然、了解药用价值;在安全用药常识教学中学会合理用药;在护理与康复常识学习中掌握照护技能、理解康复理念,促进了身心全面发展。

4.2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中药文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中药文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集教育性、实践性与文化性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基地涵盖了中草药种植、养护、标本鉴赏与制作等基础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从田间到药房的全过程。同时,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基地还注重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应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与实用价值。此外,基地倡导健康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精神。

5、策略建议

5.1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应加强对校企合作框架下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大对中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投入力度,为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5.2 完善合作机制与平台建设

高校与企业应共同完善合作机制与平台建设,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益,为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双方还应共同建设中药文化劳动实践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实践环境,推动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

5.3 创新教育模式与方法

高校与企业应共同创新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如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双方还应共同开发中药文化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将中药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文化自信。

5.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与企业应共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双方可以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经验分享和合作研究。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

5.5 强化实践环节与效果评估

高校与企业应共同强化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与效果评估。组织学生进行中药文化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如中药材的种植、炮制、配伍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药文化的魅力。同时,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

6、结论与展望: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中药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新境界

6.1 结论深化:多维融合,共创价值

本研究聚焦校企合作下中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经深入剖析实践路径与成效,得出“多维融合,共创价值”的结论。校企合作如沃壤,既护持中药文化传承,又推动创新发展。学生于劳动实践中习得传统炮制技艺,结合现代科技探索新药研发、智能制药前沿,实现传统与现代深度交融。中药文化融入促使劳动教育转向综合实践导向,开启终身学习之门。同时,校企合作平台成为学生服务社会之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中药文化社会认知度与接受度。

6.2 展望深化:面向未来,构建中药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新生态

展望未来,校企合作中中药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面临挑战。需拓界深化合作,构建开放包容且创新的教育体系。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促进高效创新生态,为学生提供多元实习创业机遇。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推动中药文化国际传播与互鉴。融合数字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提升教学成效。同时,重视可持续发展与伦理教育,培养绿色劳动意识与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观念。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鼓励各界人士参与中药文化与劳动教育,为中药文化长久繁荣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杜娟, 胡湘敏, 莫维兰, 等. 中医药文化赋能劳动教育意蕴与创新路径探赜——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26(03): 8-11+41.

[2] 孙荪, 胡孔法. 高等中医药院校“七结合”劳动育人体系构建[J]. 时珍国医国药, 2023, 34(10): 2525-2527.

[3] 张佳.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科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文化节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3, (02): 62-65.

[4] 陈燕燕,谢炎明.中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背景下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23, 41(16): 8-10.

[5] 孙妍,杨松岭, 孙红, 等. “课程思政+中医药文化”下校企协同育人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 21(03): 101-102.

[6] 徐玮, 杨金燕.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中药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以“中药炮制技术”课程为例[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 (07): 88-90+94.

[7] 陆艳琦, 冯松浩, 张晓霞, 等.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0(06): 61-64.

[8] 崔楠. 医药类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课教育设计研究——以中草药栽培劳动教育实践课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24, 45(05): 123-125.

[9] 朱缨, 吴芝园, 谈如蓝. 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建设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 (07): 88.

[10]李元元, 穆海军. 生物核心素养在劳动教育中生根发芽——基于C-STEAM理念的立体中药种植案例[J]. 试题与研究, 2021, (21): 45-46.

[11]张艳红, 伍励涛, 区绮云. 校企文化融合建设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J]. 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19): 24-25.

[12]魏娜, 张小坡, 高炳淼,等.基于OBE理念构建具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能力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才智, 2023,(28): 165-168.

[13]王亭, 曲美燕. 基于健康山东战略基层技术技能中医药人才培养实践——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为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13): 156-159.

[14]崔淑兰, 樊一波, 何丽珍, 等.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中医药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课设计探索——以端午节制作艾条劳动实践活动为例[J]. 卫生职业教育, 2022, 40(10): 59-60.

作者简介:李媛媛,女,1988-,汉,陕西延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劳动教育研究。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24年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项研究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JRH202402,项目名称:校企合作框架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与示范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