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羊养殖常用技术与疾病预防措施研究

作者

斯琴其木格

新巴尔虎左旗嵯岗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021

摘要: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其中羊群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到人们对各类肉质产品的需求情况,选择更加科学的养殖技术,提升品质,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会受到疾病的影响,损失养殖户的一部分利益,并不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析羊群养殖常用的技术和疾病预防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羊养殖;养殖技术;疾病预防

羊的养殖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养殖类产业,随着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养殖规模也在扩大,与此同时,对养殖人员的技术、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养殖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技术科学养殖,便于提高羊的整体品质,还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预防常见的几种疾病,增强羊的免疫力,落实检疫制度,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羊的整体品质,增加养殖户的整体收入,促进养羊产业的发展。

1.羊养殖常用技术

1.1选择合适的品种

做好对羊的养殖工作,需要选择合理的品种。选择品种比较好的羊进行繁衍和培育,更利于羊群的后期发展,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提高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因此在养殖工作中,相关部门和养殖户需要加大对杂交羊培育工作的重视,不断地提升杂交品种的占有量。

通过杂交繁育培育优良羊只。了解品种特性,养殖户需要了解不同羊品种的特性,包括羊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抗病能力和适应情况,结合养殖目标和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1]。还需要选择优质种羊,具有外貌完整、身体健康、遗传优良的特点。

1.2场地的选择与建设

养殖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场地需要选择在地势高、向阳背风、水域充足的区域,选择合适的区域科学饲养。在建设场地时需要合理设置羊舍的面积,为10~20m2,同时还要设置2.5倍面积以上的区域供羊群活动。在建设场地时,还需要考虑到温度湿度的控制情况。借助自然通风和光照,确保建设内的环境适宜,在冬天时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减少内部热量的散失。第三,加强环境管理。还要定期清理粪便、杂草垃圾,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提高羊群的健康水平。建设防风防雨设施,保护羊群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养殖户需要定期巡视养殖环境,确保温度、湿度、通风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好整改科学养殖,提高羊群的整体品质。

1.3科学饲喂

养殖户需要具备科学饲养的思维理念,制定详细的养殖计划,首先合理搭配饲料,满足各类羊成长与日常活动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并调整饲料结构。羊平时以粗饲料为主,准备秸秆类饲料,储备一些制成的黄贮料、青贮料或微贮料,可以改善秸秆饲料的口感。收割青绿饲料,包括野生青草、栽培饲料作物等进行萎蔫处理,自然发酵或者加酸青贮,制成青贮饲料或者半干青贮饲料[2]。加工处理饲料可以长时间储存,与青饲料混合投喂,确保营养均衡。

1.4不同时期的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根据羊的生长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案。尤其要注重初生羔羊和哺乳前期的管理。小羊刚出生,要清除口鼻附近黏液,如果清除不到位,可能导致小羊呼吸不畅,窒息死亡。母羊要处于哺乳期,饲喂要适当,如果饲料过多可能导致母羊的营养过剩。小羊长大后进行适当放牧,可以自主辨识,促进羊的生长,而且在放牧环境下生长的羊群,肉质口感也会不同。成年以后根据羊的品种和基因优良进行选配,羊群品种持续性优化。

1.5分圈饲养管理

在种公羊的饲养中,选择营养全面、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添加维生素E,补充优质干草、胡萝卜。进入到配种阶段,还要添加优质蛋白质。

在母羊饲养中,妊娠前三个月要加强营养补充,避免消耗自身的大量能量,怀孕期间禁止饲喂冰水,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待产母羊,需要提高精料的占比,选择维生素A和维生素D添加在饲料中,把控热量总量,避免过量地摄入营养。产前10天,增加多汁饲料、精料用量,促进乳腺分泌产后母羊的哺乳期在3~4月,要强化补饲工作。粗饲料中选择青贮饲料、优质干草。

育肥羊饲养每天早晚各一次,按照先粗后精的原则落实。育肥前期体重为35~50kg,按照体重2.5%控制饲喂量。育肥后期如果体重大于50kg,饲喂量要控制在体重的2.5%,精料和粗料的比例为8:2。可以适当地提高精料的饲喂量,实现育肥目标。

2.羊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2.1落实检疫计划

针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着十分详细完整的检疫计划,需要相关部门提供重视,推进羊群疾病检测工作,落实疾病预防工作。养殖户强化自身观念,及时申报,寻求当地兽医站的帮助,协助羊群开展疾病检测。定期开展常规检测工作,包括体温检测、粪便检查、血液检验等,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各兽医站之间实施共享检测结果,有效应对羊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统计数据信息,开展疫病检测与摸排,全面掌握地方养殖的基本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引入新羊时,严格执行检疫程序,对新羊进行体检、血液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确保其没有携带传染病才能进入养殖场。检疫制度的有效落实,可以筛查和阻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防止疾病在养殖场内发生。

2.2关注环境管理

外部环境对羊群的生长尤为关键,养殖户要为羊群提供干净卫生通风条件,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清理。按照要求清除羊舍的粪便和垃圾,使用无刺激性的消毒剂进行杀毒消菌,确保羊群环境更加通风干净和卫生,阻断病原菌的传播。

2.3增强羊群的免疫力

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需要重视疫苗的接种免疫工作,有效预防羊群爆发各种疾病。每年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免疫工作。主要是针对羊群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疾病,例如羊传染性肺炎、羊痘、羊链球菌病等。每年进行接种,保证羊对疫苗的接种率达到100%,应用羊三联疫苗或者五联疫苗时,要控制好疫苗的剂量,避免不足或者过多影响到疫苗的效果。在日常管理中,养殖户要提供干净的水源,在饲料中加入预防疾病的药物,从而提升羊的综合免疫力。如果是怀孕的母羊需要暂停疫苗的接种。

2.4加强疾病监测管理

养殖户要加强对羊群的科学管理以及疾病的监测管理工作,如果有发病的情况发生,要单独隔离发病的羊。根据发病的特点和病理特征进行诊断,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传染性比较强的羊痘,需要由专业人员使用高锰酸钾擦拭羊的身体,在食物中加入适量的中药,使羊更好地恢复健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羊群的养殖管理工作中需要科学选种,优化长期选择,加强日常管理,设置合理的饲料结构,对羊的不同生长期不同种类的羊进行分阶段分类型的饲养管理。加强疾病预防工作,落实检疫计划,优化环境管理,增强羊群免疫力,并开展疾病监测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做好治疗,提高养殖的品质,推动养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春雷,马晓辉,谭春梅. 羊养殖技术及疾病预防措施[J]. 今日畜牧兽医,2023,39(5):50-52.

[2] 王皓婷. 刍议标准化肉羊健康养殖与疾病预防技术[J]. 畜牧业环境,2023(4):91-92.

[3] 汪有鹏,张靖. 羊养殖常用技术与疾病预防实践经验分析[J]. 农家科技,2024(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