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运用研究

作者

杨娜

武汉轻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3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防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安全性以及居住舒适度。随着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防水材料层出不穷,然而市场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为确保建筑防水工程达到预期标准,精准且高效的防水材料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当下各类主流及新兴的防水材料,深入探讨其对应的检测手段,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为建筑从业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检测方法参考,助力提升建筑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因渗漏等问题导致的后续维修成本与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

前言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且长期的项目,防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建筑设计多样化等因素,对防水材料的性能要求愈发严苛。从传统的沥青防水卷材到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涂料,不同材质的防水材料各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目前,业内虽有既定的检测规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检测方法不精准、适用范围有限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着手对现有的防水材料检测方法进行梳理与优化,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究如何因地制宜、因 “材” 制宜地运用检测方法,保障建筑防水工程万无一失。

1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运用的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运用的基石。这要求检测所依据的理论、标准必须严谨且经过充分验证。首先,检测指标的设定要基于防水材料的物理、化学本质特性,例如对于高分子防水涂料,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反映了材料在实际使用中抵抗变形与拉伸的能力,这些指标是依据材料科学原理确定的。其次,检测过程要遵循标准化流程,从样品的采集、制备到测试环境的控制,都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再者,所选用的检测设备必须精准且定期校准,如电子万能试验机用于测定材料力学性能,若设备误差大,得出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只有保障每一个环节的科学性,才能为判断防水材料质量提供坚实依据[1]。

1.2 针对性原则

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对防水材料有着各异的需求,检测方法也应具备针对性。一方面,要依据防水材料的种类进行适配检测。比如沥青防水卷材,重点需检测其耐热度、低温柔性,因为沥青材料受热易流淌、遇冷易脆裂,这些特性直接关乎卷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防水效果;而对于新型的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其粘结强度、抗渗性检测更为关键,这是由其复合材质与应用场景决定的。另一方面,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用途与环境条件筛选检测方法。若是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材料面临长期的水压、潮湿环境,抗水压测试、防霉抗菌检测就必不可少;对于屋面防水工程,要考虑紫外线照射、温度变化大等因素,侧重于耐候性、老化性能检测,只有有的放矢,才能精准判断材料适用性。

1.3 实用性原则

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关乎能否在实际工程中有效落地。首先,检测操作应简便易行,避免过于复杂繁琐的步骤,以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例如现场快速检测防水材料的含水量,采用简单的烘干称重法,施工人员能迅速掌握并操作,即时获取结果,不耽误工程进度。其次,检测成本要可控,不能选用价格高昂且需专业维护的检测设备与试剂,尤其是对于小型建筑工程或偏远地区项目,要充分考虑经济可行性。再者,检测结果要能直观反映问题,便于建筑从业者理解与应用。比如以颜色变化来指示防水材料的某项性能达标与否,相较于复杂的数据报表,更易被一线工人接受,让他们能依据检测结果快速决策,确保防水材料在工程中正确使用[2]。

2 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运用策略

2.1依据材料特性选方法

不同的防水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这决定了检测手段的差异。以常见的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例,因其含有沥青成分,热稳定性和低温柔韧性是关键性能。检测热稳定性可运用热老化试验,将卷材样本置于特定高温环境一段时间后,观察其外观、尺寸变化及物理性能指标如拉伸强度的改变,判断其在长期受热情况下是否依然能有效防水。对于低温柔韧性,通过低温弯折试验,把卷材弯折至一定角度并置于低温环境,查看是否出现裂纹,这能模拟冬季寒冷条件下卷材的表现。而像高分子防水卷材,由于其分子结构紧密,化学稳定性高,更侧重于耐化学腐蚀性检测,用不同酸碱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测定其质量损失、力学性能变化,确保其能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精准匹配材料特性的检测方法是保障质量的第一步。

2.2结合施工阶段检测

建筑工程施工各阶段对防水材料的检测重点不同。在防水材料进场时,属于原材料把控阶段,应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查看卷材有无孔洞、褶皱,涂料有无沉淀、结块,同时抽样进行基本性能检测,如防水卷材的不透水性,按照标准方法在规定水压下观察试件另一面有无渗漏,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在施工过程中,侧重于检测防水材料的施工适应性,例如检测防水涂料的可涂覆性,观察其在基层表面的流平性、干燥时间,保证施工顺畅且能形成连续、完整的防水膜。施工完成后的成品检测至关重要,通过闭水试验或淋水试验,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雨水或积水环境,观察屋面、卫生间等防水部位有无渗漏,以此判断整个防水工程是否合格,分阶段的检测为工程质量层层把关[3]。

2.3运用先进技术辅助

随着科技发展,先进检测技术为防水材料检测带来高效与精准。无损检测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不破坏防水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检测物体表面温度差异来判断内部缺陷。对于大面积的屋面防水工程,当防水层内部存在空鼓、脱粘等问题时,会导致热量传导不均,红外热成像便能清晰呈现异常区域,方便及时修复。还有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检测防水卷材与基层的粘结情况,若粘结不良,超声信号会出现明显变化,精准定位问题部位。这些先进技术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破坏样本、检测效率低的缺点,能快速、全面地为建筑防水工程 “体检”,保障工程长期稳定。

2.4重视数据综合分析

单一检测数据往往不能全面反映防水材料质量,需重视数据的综合分析。当对一种防水涂料进行检测时,得到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渗性等多个指标数据,不能孤立看待。若拉伸强度高但断裂伸长率低,说明材料刚性强但韧性不足,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因建筑物变形而开裂导致防水失效;反之,若断裂伸长率高但拉伸强度低,又难以承受较大水压。要将这些数据与材料标准、工程实际需求对比分析,绘制数据图表,直观呈现材料性能优劣。此外,对于多次检测的数据,要进行统计分析,查看数据波动情况,若波动大,可能提示生产工艺不稳定或采样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数据,为防水材料质量评定提供可靠依据,确保建筑防水工程万无一失。

结论:

通过对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的深入探究,我们明晰了不同类型防水材料适用的多样化检测途径。从物理性能测试到化学成份分析,每一种方法都在精准甄别材料质量优劣上发挥关键作用。实践表明,合理运用这些检测方法,能有效避免劣质防水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大大降低建筑工程因防水问题引发的风险。同时,随着材料科学的持续进步,检测方法也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

参考文献

[1]董君, 王吉动, 丁亚男. 建筑工程中常用防水材料检测方法运用[J]. 佛山陶瓷, 2023, 33 (08): 69-71.

[2]陈丽, 宋娟, 王世洪. 建筑常用防水材料检测方法分析[J]. 粘接, 2022, 49 (08): 76-78+87.

[3]许升. 基于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 (07):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