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玉米精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智能农业设备的运用

作者

孙明利

鹿邑县生铁冢镇人民政府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 477200

摘要: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农业设备的运用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领域,智能农业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也为农业生产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农业设备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玉米精准种植;病虫害防治;智能农业设备;设备应用

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农业设备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在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这一关键环节,智能农业设备的运用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还为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加大对玉米精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智能农业设备的运用研究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

一、玉米精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智能农业设备的运用现状

(一)智能农业设备的广泛应用

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智能农业设备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目前,我国智能农业设备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在精准施肥方面,利用土壤养分传感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已经实现了动态监测土壤肥力变化,为玉米精准施肥提供了数据支持。其次,在精准灌溉方面,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数据等,能够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确保玉米生长所需水分[1]。另外,在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方面,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热红外成像仪等设备,能够对玉米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提高防治效果。最后,在智能播种方面,采用自动播种机,能够根据土壤墒情、种子质量等因素,实现玉米精准播种。

(二)农产品质量追溯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日益成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与农产品质量信息关联起来,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系统包括田间环境监测、作物生长数据分析、施肥用药记录、产品流向追踪等功能。通过二维码、RFID等技术,消费者可以轻松查询到玉米的种植日期、施肥情况、病虫害防治记录等信息,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此外,追溯系统还能帮助农业生产者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三)技术融合与创新

智能农业设备的运用正逐步实现技术融合与创新。物联网技术不仅与无人机、传感器等硬件设备结合,还与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平台相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农业生态系统。例如,无人机搭载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作物生长图像和土壤数据,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自动识别病虫害,预测作物生长趋势,从而实现病虫害的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治。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为农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更加透明和不可篡改的记录方式,保障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为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二、玉米精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智能农业设备的运用策略

(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进技术创新

为了显著提升智能农业设备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如加大对新型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算法、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的研究。在具体研发工作的开展上,研究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应致力于开发高精度且成本效益高的土壤养分传感器,以便实现对土壤肥力的实时监测。其次,应提升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使这些设备能够自主执行喷洒农药、施肥等关键农业操作。另外,应研究并应用先进的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技术,确保无人机能够精准识别病虫害并及时作出反应。最后,还需要开发集成化的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整合来自不同设备的庞大数据,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全面的生产决策支持[2]。

(二)优化系统集成与应用,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为确保智能农业设备的有效应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集成,推进信息共享,进而实现协同作业。对此,首先,应设计开放接口和协议,确保不同设备间能够无缝对接与数据交换。其次,构建智能农业平台,统一整合来自多样化来源的数据,并提供一个便捷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另外,应运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增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利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分析,以便快速应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需求。最后,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激励农业生产者相互交流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提高生产者技术水平

为了提升农业生产者对智能农业设备的应用能力,确保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地推广与应用,还应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培训。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一批熟悉智能农业设备操作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其次,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帮助现有农业工作者不断更新和提升其知识和技能。最后,定期举办农业技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为生产者提供一个平台,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经验的分享,从而共同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3]。

(四)推广示范与普及,提高农业设备普及率

为了提升智能农业设备的普及率,推广示范项目是关键。在普及工作的开展上,首先,应在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区域选择合适项目,开展智能农业设备的示范应用,以展示其实际效果。其次,通过政府补贴和低息贷款等政策,减轻农业生产者购买设备的财务负担,使农民“买得起”、“反馈快”、“认可度高”。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园区,直观展示智能农业设备的应用成果,吸引更多生产者关注并采纳。同时,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设备的应用案例和成功故事,增强公众对智能农业设备的认知。最后,应与农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合作,提供设备租赁和托管服务,帮助农业生产者降低使用风险,进一步推广智能农业设备的普及。

(五)鼓励应用智能农业设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为激励农业生产者采用智能农业设备,降低使用成本是关键。首先,通过政府补贴和政策激励,有效减少智能农业设备的购买和运营成本。但是要加大宣传推广,确保使用者能够了解到政府的扶持政策,明确补贴申领条件及流程。其次,推动规模化生产,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进而降低市场售价。此外,鼓励生产者共享设备资源,通过合作购买和共用设备来分摊成本。同时,提供专业的设备维护和升级服务,保障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最后,研发节能环保的智能农业设备,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者的运营成本[4]。

结语:综上所述,农业设备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优化系统集成与应用、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推广示范与普及以及鼓励应用智能农业设备等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农业设备的普及率和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军.信息技术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 2024(9):142-144.

[2]马茂胜.信息技术在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 2024(17).

[3]王会霞,解秀莲.现代化农业中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 2024(9):52-54.

[4]肖丽,梁增强.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玉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工程技术, 2023, 43(1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