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地方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实践探索
金铭钰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地方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及这些措施在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方面的成效和经验。
关键词:地方教育;创新型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地方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它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旨在探讨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及这些措施在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方面的成效和经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地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这种合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还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双赢。本文将分析这种合作模式的背景、意义以及实施路径,探讨其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效果。
1.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践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智能建造技术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典范。该基地不仅提供了真实的智慧施工全流程体验,还促进了学生对智能建造领域核心技术的掌握,满足了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
1.1校企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还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双赢。
1.2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学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等,实现了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工程项目,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智能建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思路,通过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
2.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激发。学院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改革评价机制等措施,构建了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优化课程设置,新增实践课程、实验课程以及与企业合作开发的课程。例如,可以介绍智能建造技术专业新增的“BIM技术应用”、“智能施工管理”等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与行业需求对接。
二是强化实践环节,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等,如与当地建筑企业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以及学生在这些基地中的实习经历和收获。
三是评价机制改革,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例如,可以以项目报告、实践操作等新形式考核,以及使用这些新的考核方式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2.2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展现了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成效。同时,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技能大赛成绩和学生案例展示经验和成果收获。
二是通过就业率、平均薪资、就业满意度等数据展示就业质量和效果,以证明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贡献。三是通过收集调查问卷结果、访谈记录等分析学生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展示教学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3.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
3.1“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
学院积极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同时鼓励在职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通过校企合作,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带入课堂,提高了教学质量。
3.2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学院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专业发展路径,包括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参加行业培训、开展教学研究等。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4.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参与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1技能大赛的参与机制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学院为参赛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2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
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的优异表现,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个人能力,也为学院赢得了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院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直接体现。
5.结论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表明,地方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措施,能够有效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学院应继续深化这些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
为了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和适应性,学院需要不断改进其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这包括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拓展国际合作,以及提升教育质量。政府和企业也应通过政策支持和合作,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其在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方面的成效和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校市相融 校企合作——地方教学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蔡青.教育探索,2007(08)
[2]核心竞争力构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定位[J]. 王志刚,郑存库.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5)
作者简介:金铭钰(1989-),女,河北唐山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张家口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扎根地方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实践探索——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41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