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检修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王勇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善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750306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变电设备作为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关键环节,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在变电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变电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本文深入探讨了变电设备检修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设备老化、绝缘故障、检修技术不足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变电设备检修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关键词:变电设备检修;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
变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电压的变换、电能的分配和控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变电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隐患,因此定期进行检修维护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检修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预防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但实际检修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准确把握常见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保障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1变电设备检修中的常见问题
1.1设备老化问题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变电设备的各个部件会逐渐出现老化现象。例如,变压器的绝缘材料会因长期受热、受潮以及电场作用而老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断路器的触头经过多次分合闸操作后,会出现磨损、接触不良等情况;电容器的介质损耗会增大,电容值发生变化等。设备老化不仅会降低设备的性能,还可能引发短路、过热等故障,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2绝缘故障
绝缘是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但绝缘故障却是检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一方面,绝缘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缺陷,如内部有气泡、杂质等,这些缺陷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最终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另一方面,运行环境因素也会对绝缘造成损害,如高温、高湿、污秽等环境条件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和劣化。当绝缘电阻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绝缘击穿,引发电气事故。
1.3检修技术不足
目前,部分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对新型变电设备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先进的检修技术和方法。在检修过程中,仍然依赖传统的经验判断,难以准确诊断出设备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同时,一些检修单位的检测设备陈旧落后,精度不高,无法满足现代变电设备高精度检测的需求,这也影响了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4检修管理不完善
检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检修计划制定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和负荷特点,导致检修过于频繁或不足。其次,检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缺乏完善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容易出现检修不到位的情况。此外,检修记录不规范、不完整,对设备的历史检修信息和运行数据缺乏有效的整理和分析,不利于后续的检修决策和设备管理。
2变电设备检修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2.1应对设备老化的措施
加强设备状态监测:采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如红外热成像监测、局部放电监测、油色谱分析等,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老化程度。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安排检修和更换老化部件。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按照规定的周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延缓设备的老化速度。同时,对易老化的部件,如绝缘材料、触头、电容器等,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优化设备运行环境:改善变电设备的运行环境,采取有效的防潮、防尘、降温等措施。例如,安装空调、除湿机等设备,保持室内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对户外设备,加强防护措施,防止灰尘、污秽等对设备造成损害。
2.2解决绝缘故障的方法
严格把控绝缘材料质量:在设备采购环节,选择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绝缘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新采购的绝缘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加强绝缘检测与诊断:采用多种绝缘检测方法,如绝缘电阻测试、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绝缘耐压试验等,定期对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利用绝缘诊断技术,如基于人工智能的绝缘故障诊断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绝缘故障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为检修提供依据。
修复和更换绝缘受损部件:对于绝缘轻度受损的部件,可以采用绝缘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如绝缘漆涂刷、绝缘胶带包扎等。对于绝缘严重受损的部件,则必须及时更换,以恢复设备的绝缘性能。
2.3提升检修技术水平
加强检修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检修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新型变电设备的原理、结构、检修技术和方法。邀请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提高检修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检修人员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检修技术和理念。
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检修工具:加大对检测设备和检修工具的投入,购置高精度、智能化的检测仪器,如局部放电检测仪、超声波探伤仪、智能万用表等,提高检修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推广应用先进的检修工具和工艺,如带电作业工具、机器人检修技术等,减少停电检修时间,降低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开展技术创新与交流:鼓励检修人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针对检修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和改进。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检修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检修技术水平。
2.4完善检修管理体系
科学制定检修计划: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负荷特点、历史检修记录等因素,运用状态检修技术,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检修计划应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既要保证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检修,又要避免过度检修造成资源浪费。
加强检修过程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明确检修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在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检修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一个检修项目都符合质量标准。
规范检修记录与数据分析:制定统一的检修记录格式和内容要求,确保检修记录真实、准确、完整。建立设备检修数据库,对设备的历史检修信息、运行数据、检测数据等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设备运行规律和潜在问题,为检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做好设备选型与安装工作
合理选型设备: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负荷增长趋势、运行环境等因素,选择技术先进、性能可靠、适应现场实际需求的设备。对设备的额定容量、电压等级、短路耐受电流等参数进行严格核算,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规范设备安装工艺: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实力,严格按照安装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备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加强对安装质量的控制,确保设备安装牢固、接线正确、接地良好。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调试和验收工作,确保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结语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对变电设备检修中常见问题的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加强设备状态监测与维护保养、提升检修技术水平、完善检修管理体系等,可以有效提高变电设备检修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电力企业应不断加强对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重视程度,持续推进检修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检修技术和方法,以更好地应对变电设备检修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参考文献
[1]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高鹏.智能城市,2022(10)
[2]变电检修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之研究[J].李晶.通讯世界,2021(19)
[3]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程涛.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