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建设及养护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作者

王艳辉

山东东岳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400

摘要:公路建设及养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因此,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和养护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公路建设及养护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公路建设及养护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

关键词:公路建设及养护;环境保护措施

引言

公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养护工作的持续进行,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保证公路建设及养护质量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公路建设及养护的重要性

公路建设及养护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生活质量以及支撑国家战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能够显著提升物流和人流的效率,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从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便捷的公路交通不仅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还促进了文化和信息的交流,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了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此外,公路建设及养护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交通体系,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公路建设及养护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2当前公路建设及养护面临的环境问题

公路建设及养护在当前面临着多重环境问题。土方作业和植被破坏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不仅降低土壤质量、污染水体,还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施工机械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构成困扰,特别是在城市或居民区附近的项目中,噪音污染尤为显著。此外,施工过程中扬尘和废气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不仅恶化空气质量,还可能危害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增加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公路建设及养护还往往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栖息地,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对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更令人担忧的是,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若处理不当,会含有重金属和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长期且严重的二次污染。

3公路建设及养护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1合理规划与设计

在公路建设及养护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将环境保护纳入核心考量是至关重要的。项目团队需进行详尽的现场勘查,识别潜在的生态敏感区和重要自然资源,从而科学选址,确保路线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合理布局不仅包括道路的走向与宽度,还应考虑边坡的稳定性、排水系统的设置以及与其他基础设施的衔接,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益。同时,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如使用再生沥青、高性能混凝土等,这些材料在生产、使用及废弃阶段均能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此外,规划设计中还应预留生态廊道,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迁移通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3.2水土保持措施

针对公路建设及养护中不可避免的水土流失问题,实施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至关重要。在施工前,依据项目特点和地形条件,精心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明确各项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和责任人。施工区域周边应设置临时排水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有序地排出,避免积水对土壤造成冲刷。对于开挖边坡,采用工程防护措施如挡土墙、护坡等,增强边坡的稳定性。施工完成后,及时开展植被恢复工作,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本土植物进行种植,这些植物不仅能有效固土保水,还能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在施工期间,广泛铺设覆盖物如草袋、土工布等,覆盖裸露的土壤表面,减少风蚀和水蚀作用,进一步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3.3噪音控制措施

在公路建设及养护项目中,噪音控制是确保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施工机械作为噪音的主要来源,必须定期进行专业维护,如更换磨损部件、调整发动机状态等,确保其以最优性能运行,从而有效降低噪音排放。例如,定期对挖掘机、压路机等大型设备进行噪音检测,确保噪音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此外,施工时间规划需考虑居民作息,避免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高噪音作业,如混凝土搅拌、破碎作业等,减少噪音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区域,应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如静音型发电机、低噪音振动压路机等,并在这些区域周围设置噪音屏障,如隔音板、绿化带等,进一步削弱噪音的传播。同时,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时间,避免深夜作业,以维护周边居民的安宁。

3.4扬尘控制措施

公路建设及养护过程中,扬尘污染对空气质量和施工人员健康构成威胁。为有效控制扬尘,施工现场需采取洒水降尘措施,特别是在干燥、多风天气,应增加洒水频次,保持地面湿润,减少扬尘产生。对施工道路进行定期清扫,清除积尘,也是降低扬尘的重要手段。对于土方开挖、材料堆放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区域,应进行封闭管理,使用防尘网、帆布等设施覆盖,减少扬尘外溢。此外,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扬尘控制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如规范操作、及时清理等,确保各项扬尘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例如,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环保知识讲座,现场演示防尘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提升整体环保管理水平。

3.5生态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及养护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生态环境评估,识别并标记出重要生态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确保施工路线和作业方式尽量避开这些区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管,确保施工活动不对周边的植被和水体造成污染或破坏。例如,施工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避免直接排入水体。施工后,及时开展生态恢复工作,根据当地生态特点,选择适宜的本地植物进行种植,恢复生态平衡。同时,加强废弃物管理,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减少废弃物产生,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例如,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回收站,定期清理,避免废弃物堆积造成环境污染。

3.6废弃物处理

在公路建设及养护项目中,废弃物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施工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项目团队需建立严格的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机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碎块、钢筋、木材等,应按照不同材质进行分类收集,以便后续回收利用。对于可回收物,如废旧金属、塑料等,应建立回收体系,通过与废品回收站合作,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而对于不可回收物,如施工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则需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如焚烧、化学处理或填埋等,确保这些废弃物不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管理,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堆放区,并确保废弃物得到及时清理和处置,避免废弃物堆积导致的环境恶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及养护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噪音控制措施、扬尘控制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废弃物处理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公路建设及养护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建芳.基于环境保护的高速公路养护新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0,No.538(16):72-73.

[2]韩永林.公路施工环境保护措施与有效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0):150-151.

[3]陈靓.公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No.27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