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合作法的实施探讨

作者

赵健博

沭阳县正德中学

摘要: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立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运用新颖科学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环境的优化,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运用“探究式合作法”的方法,有助于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本文对“探究式合作法”教学模式原理进行了论述,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对其实施对策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合作探究式的运用遵循了生本性、科学性和探究性的原则,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中。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老师们应该在课堂上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为实际的教育工作的成功开展打下坚实的研究基础。

一、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原则

(一)生本性原则

生本性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教学问题进行剖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出发点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对学生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的安排,保证学生的探究式合作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在此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运用情境导入和师生对话等方法,使其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科学性原则

在运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教育原理,对课堂的内容和活动进行恰当的组织。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观察客观规律,探索出一些数学原则,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建立有意义的结构,提升学生对数学教育的内容的认识。同时,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的教育计划进行科学的安排,保证学生具有持续探究新问题和获得新知识的潜能,推动学生的高级发展。

(三)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理是指在课堂上,老师要以启发式的方式来取代“注入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究性问题和任务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之中。在现实的教育中,老师要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作用,主动地给学生提供合作猜想、合作推理、合作归纳等各种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进行自我反思,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出各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另外,老师还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余地,在有需要的时候,给学生配备合适的调查手段,例如数学模型、数学学习软件等,保证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获得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合作法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分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老师要在课堂上应用探究式的合作方法,要注意分组,按照同学的学习情况、成绩和水平,将同学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遵循“组内的质量不同,组之间的质量相同”的原则。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如果忽略了这个原则,就会导致小组之间的差别过大,这会对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产生极大的打击,让学生产生退缩的心理,不能与小组的工作计划配合起来,也不利于营造一个健康的竞赛气氛。因此,在开展分组之前,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组,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

例如高中数学苏教版:以《条件概率》为例子,在课堂上,老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然后以此为基础,对每一组都进行了合理的划分,确保每支队伍中都有三种不同程度的学员。并引导同学自行选出自己的组员,在组员中分配作业,引导同学主动探究本班中的纪律观念。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所学的东西,并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独立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合作探究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将探究式的合作方法与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开展研究,使学生在合作探索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的探索,使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更好地发展。另外,还能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同学们消除对数学课的恐惧和厌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数学的研究中,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高中数学苏教版:以《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为实例,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老师要引导每一组的领导,针对本节的学习任务以及不同水平的同学,将其分为简单的几个阶段,通过分组之间的合作和探究,来探讨平面向量的坐标操作问题,并总结出几个基本的平面向量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更深入地认识,进而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指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小组合作

在进行教学之前,老师可以针对新课的教学内容,对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数学问题展开研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和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和交换,进而深入地考虑问题。在进行反思之后,能够正确地解答所学的问题,让同学对新课程的内容有总体了解。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而且能够加强小组的团结,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全面地总结出重点和困难,从而提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高中数学苏教版:以《直线与方程》为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两条线之间的平行与竖向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调查,使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其中,互助、研究。在仔细的观察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总结出一些诸如数学位置关系等的概念,并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意识。

(四)建立评价机制,实施有效的教学

在教育活动中,评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良好的评估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会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应重视各方面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并建立多种形式的评估体系,以保证其长期的正效应。首先,应根据教学的发展进程来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勤奋等方面进行评估;在对学生的纪律等方面进行评估时,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评判,而做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评判;在课堂结束后,老师可以对最终的成绩作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估,综合评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并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估。同学进行自主评估,或者小组内部深入的自我评估。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都要在保证其客观公正的同时,兼顾个体的不同,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结束语

总之,将探究式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化,促使学生自主地探求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在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研究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教学效果,用创造性的探究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思想,用组织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全面探索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晓田.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合作法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3,(33):21-23.

[2]黄景怡.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合作法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16):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