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生本教育浅探
周翠平
涟水县淮文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 淮安市223400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写作教学的重要,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本教育
一、生本教育的含义及现状。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能够视小学生为主体地位,为其带来更多的尊重,同时,通过多个层面来依靠小学生。与以往教学的观念相较,生本教育理念具备明显的优秀差异,通过生本教育理念的视域而言,小学生通过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角色,能够实现学习兴趣、热情的充分激发,进而在教学活动时全身心投入其中,积极参与至学习行列中,达成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养成的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的关键阶段,决定小学生精妙优美词句的积累情况以及中心思想与情感的掌握情况。但是,就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而言,部分教师依然将自身放置于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向小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小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长此以往,会对其阅读兴趣造成挫伤,制约提高阅读水平以及扩张知识面。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生本教育理念的应用,转换彼此之间的角色、地位,引导小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语文综合能力,推动小学生在文学方面的兴趣及良好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起到的重要作用
2.1调动小学生阅读积极性与自主性
针对于小学生而言,通常的情况下,会由于受到好动、好玩等年龄与性格特征的影响,觉得学习较为乏味、枯燥,而产生抗拒、逃避的错误心理与行为。可以说,小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根源、推动力就在于兴趣。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工作期间,通过生本教育理念的融入,除了能够为小学生带来更多理解、尊重以外,还可以实现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充分激发,将小学生抗拒、逃避等心理消除,从而获取更优秀的教学成效。
2.2促进阅读教学成效的提高
过去在阅读、学习期间,小学生极有可能产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情况,导致学习质量与教师教学效率的下降。而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对生本教育理念合理、有效加以运用,可以引导并协助小学生融入阅读教学工作中,确保其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为提高整体阅读教学的成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了促进阅读教学的成效,我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来设计目标的。
这个单元的课文是《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主题是大自然的生灵,语文要素共有三点:1.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想象画面。2.体会有没生动的语句。3.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PPT)
在阅读了课标要求和对本册书的教材特点进行研究比对,我进一步明确了三年级属于中年段的起始年级,属于过渡阶段,所以,还是很重视字词教学,同时又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单元目标:(PPT)
认识本单元出现的“鸳”、“鸯”等37个生字,会写“触”“燕”等36个字,认识“散”“杆”等4个多音字,能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出现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生灵的可爱。
知道在观察事物时不仅要细致,还要加入自己的感受并展开想象,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关注文中出现的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它们的表达效果。尝试着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运用优美生动的语句。
根据这样的单元目标,再比对课文和课后习题,又设计了如下表的课时目标。(PPT表格)有整体把控的总目标,也有具体执行的子目标,这样才会确保任务有的放矢,高效完成。
2.3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目前正在大力倡导,促使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已不再只是限制于生字词、中心思想、主旨等基础性知识的传授方面,同时,也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而通过生本教育理念,能够促使小学生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因此,通过生本教育理念的推进,可以为小学生探究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养成起到有利的帮助,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出加快推进的作用。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3.1正确认识生本教育理念
小学生想要具备全面的人格,就必须要依赖于正确的教育,从而为其全面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这属于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现代化教学中,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有特殊的强调。生本教育理念与其名相当,教育的原则便是将小学生作为中心、根本,在日常学习期间,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小学语文学科中,阅读教学属于不可缺少又至关重要的组成,能够促使小学生提高阅读的水平,促使其可以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将其了解外界的能力强化。实施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始终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不单单需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有所贯穿,引导小学生自主养成阅读能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同时,还需要时常同小学生交流、互动,对小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个性特点予以尊重,因材施教,为其推荐年龄、情况相适宜的课外阅读书籍,确保其能够对阅读的乐趣有真切的感受,激发想象力,充分掌握阅读知识。
3.2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会制约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导致小学生由于处于被动状态而产生厌学、逃避、抗拒等心理,与生本教育理念相背离。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生本教育理念的角度,更为重视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其带来更多自主阅读与学习的机会,促使小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的水平。例如:在《揠苗助长》一文阅读后,教师如果直接向小学生讲解中心思想、主旨,小学生则会由于枯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习效率,此时,教师可以对其主体地位有所关注,开展合作学习,将其划分为几个小组,并且提出“大家阅读文章后,定有许多话想要告知农夫,那么请你与组员相配合,表演一下劝说农夫的过程。”随后,小学生根据阅读后的感受,与组员设计表演情节,如:
“农夫”:我想到了可以让禾苗快速生长的好办法,我要把它们全部拔高。“劝说者”:不可以这样做,拔禾苗会导致它们无法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会枯死的。“农夫”:不是这样的,拔起它才长得快。“劝说者”:想要收获是需要付出时间的,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否则会起到反效果的。
通过此,不仅尊重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生本教育理念的真正作用,同时,能够充分体现小学生阅读后掌握文章的情况,并且在自主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3.3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学。我们语文老师要在阅读中,以生为本,优化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重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注意力,努力调动小学生课内外阅读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的应用投以重视,积极创新与改进阅读教学理念及模式,能够更为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小学生自主性、积极性的展开阅读与学习,通过此,来达成扩张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协助其养成综合能力的目标,为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切实提高起到有力的帮助,同时,推进小学生日后的全面、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原创力文档--《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s://max.book118.)》- 2023
[2]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原创力文档--《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s://max.book11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