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作者

杨倩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上海市 浦东新区 200137

摘要:目的 探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选取202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研究组给予全方位康复护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评分均显著降低。结论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在应用了全方位康复护理的模式以后,能够将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水平提升,同时对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大脑供血不足或缺血性病变所致的临床综合症。它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脑卒中已成为目前全球死亡率和残疾率排名前列的疾病之一。神经内科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神经内科护士在康复护理中的任务包括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协助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等。这些专业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神经内科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肌肉活动情况、言语能力、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此外,他们还需要进行各种功能训练,如肢体功能、言语康复、认知训练等,同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康复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研究组给予全方位康复护理。其主要为下述几个方面:①早期康复护理。由于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肢体无力、不协调等症状,正确的体位调整有助于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侧卧位等,并定期变换体位,以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同时,对患者进行关节被动活动,如关节屈曲、伸展等,可以促进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张力恢复,为后续的功能锻炼打下基础。除了体位调整与被动关节活动外,早期康复护理还包括呼吸训练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初步恢复。呼吸训练对于预防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训练,以促进肺部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此外,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可以逐步引导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初步恢复训练,如简单的肢体动作、坐起、站立等,这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为后续的功能锻炼奠定心理基础。

②个体化康复护理。每个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态都存在差异,因此,康复护理计划不能一概而论。医护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史、身体状况、功能障碍程度等,然后结合康复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患者制定出一套最适合的康复方案。这个方案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由于突然发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通过耐心的倾听、鼓励的话语以及专业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护理。

在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可以组织患者进行一些社交活动,如与其他患者交流、参加康复小组等,以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③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除了针对具体的身体功能障碍进行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营养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等。例如,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认知训练,帮助其恢复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言语治疗,促进其语言功能的恢复;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改善其营养状况。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和协作。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需要与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多个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进行动态调整。这种多学科联合的康复模式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全面、最专业的康复服务,从而提高康复效果。医护人员通过耐心的倾听和解释,帮助患者了解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其康复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及时收集患者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康复计划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上肢0~66分,分值越高越好,下肢0~34分,越高越好)、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神经功能缺损水平(0~42分,分值越低越好)。

1.4统计资料

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计量资料用(.)来表示,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4周后,研究组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1所示。

3讨论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在应用了全方位康复护理的模式以后,能够将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水平提升,同时对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冯丽丽.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3,12(8):125-126.

[2]姚鹏燕,景再立.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人人健康,2022,4(1):194-195.

[3]李欣.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与健康,2022,28(3):175-177.

[4]谢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2023,7(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