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与测绘数据解译研究
王波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引言
矿山地质环境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占据核心地位,其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周边生态环境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现场勘查和固定监测点,但存在监测范围局限、效率低、成本高、时效性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矿山对精细化管理与动态监测的需求。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成像、灵活性和快速数据采集等特性,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应用。通过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经数据处理和解译,可以实现对矿山地形地貌变化、地质灾害风险、生态环境损害等状况的实时监测。本文旨在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策略,以及测绘数据解译的关键技术,旨在为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系统构成及优势
(一)系统构成
无人机遥感技术系统主要由无人机平台、遥感传感器、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等部分构成。无人机平台作为搭载工具,根据监测需求可选择多旋翼、固定翼等不同类型,多旋翼无人机灵活性强,适用于小范围、高精度监测;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长,适用于大范围监测。遥感传感器是获取数据的核心设备,常见的有高分辨率数码相机、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等,可分别获取可见光影像、多光谱数据、三维点云数据等。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负责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并进行预处理、解译等操作,为后续分析提供支持。
(二)技术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遥感技术及地面监测手段,无人机遥感技术展现出多方面的优越性。首先,其高分辨率特性显著,无人机能够进行低空飞行,捕捉到的影像分辨率可达到厘米级,细致展现矿山的地形细微变动和地质特征,为精确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其次,无人机操作灵活,体型小巧,重量轻,能够根据监测需求灵活调整航迹和飞行高度,不受地形限制,并能迅速应对紧急情况,如矿山突发灾害的监测。
二、无人机遥感在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一)地形地貌动态监测
矿山开采过程中,地形地貌会发生持续变化,如露天采场的扩大、尾矿库的堆积、排土场的迁移等。无人机遥感技术通过定期获取矿山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和三维点云数据,可实现对地形地貌的动态监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不同时期的影像和点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计算出地形坡度、坡向、高程变化等参数,量化矿山地形地貌的演变过程。
(二)矿山灾害动态监测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对矿山灾害隐患点进行常态化监测,通过获取高分辨率影像,识别灾害隐患的特征,如裂缝分布、边坡变形等。结合时序分析方法,对不同时期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可判断灾害隐患的发展趋势,提前预警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三、矿山测绘数据解译方法与精度控制
(一)数据预处理
无人机遥感获取的原始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用于解译分析,预处理主要包括影像校正、影像拼接、数据融合等步骤。影像校正分为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消除因无人机姿态、地形起伏等因素导致的影像变形;辐射校正消除大气散射、光照条件等对影像亮度的影响,提高影像质量。影像拼接是将多张重叠影像拼接成完整的区域影像,通过特征点匹配和拼接算法实现无缝拼接。数据融合是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融合,如将高分辨率可见光影像与多光谱数据融合,既保留高空间分辨率,又增加光谱信息,提升数据解译能力。
(二)数据解译方法
矿山测绘数据的解读涉及从遥感图像中挖掘关键信息,主要采用目视解读和计算机自动解读两种途径。目视解读依赖于解译人员凭借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通过观察图像的色泽、纹理、形态等特征来识别矿区的地质成分和周围环境特性,此方法在精度上较为优越,但处理速度较慢,适合用于小规模且结构复杂的区域分析。计算机自动解读则依赖算法对图像进行加工与分析,通过构建解读模型来自动识别和分类目标,例如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的分类算法能够高效处理大量数据,提升解读速度。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结合这两种方法,先利用计算机自动解读来初步筛选信息,随后通过目视解读进行补充和核实,以此增强解读的准确性。
(三)解译精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解译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影像质量、解译方法、地形条件等。影像质量不佳,如存在模糊、噪声等问题,会降低解译的准确性;不同解译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当会影响解译效果;地形复杂区域,影像易产生阴影、遮挡等现象,增加解译难度。为提升解译精度,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优化数据获取过程,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平台和传感器,合理规划飞行参数,确保获取高质量影像;二是改进解译方法,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计算机自动解译的准确性,同时加强解译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目视解译水平;三是对复杂地形区域进行多次飞行监测,或结合其他数据源进行补充,减少地形因素对解译的影响。
结语
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高清晰度、操作灵活和成本效益等突出特点,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持续监测和测绘数据解析方面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它通过对矿山地表特征、灾害状况和生态状况的连续跟踪,以及对测绘信息的精确解析,为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尽管当前在数据处理上存在复杂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优化,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克服。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建立健全标准规范、培育专业人才,以促进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领域的更广泛使用,为矿山的长远发展提供稳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玲. 基于遥感解译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分布[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5): 81-83.2. 黄兵.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客户遥感解译的应用探讨[J]. 科技风, 2019(08).3. 井书文. 遥感解译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18(05): 12-14.4. 魏宝安, 袁红, 唐基文. 基于精灵 4 RTK 无人机的地理国情监测遥感解译样本采集的应用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09).5. 刘立, 董先敏, 刘娟, 文学虎. 人机融合智能的遥感解译生产新方法[J]. 测绘通报, 2022(07).6.张明达. 基于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矿山地质测绘分析研究.建筑理论,2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