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铜矿高效开采技术研究
狄发雄
玉溪矿业有限公司 云南玉溪 653400
摘要:低品位铜矿因铜含量低、矿物共生复杂,开采挑战重重。随着高品位矿减少,其高效开采成矿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本文剖析其特点、资源现状及开采难题,介绍生物浸出、溶浸—萃取—电积、充填采矿、智能化采矿等先进技术,阐述高效选矿工艺优化策略。这些技术能降本、提回收率、减环境影响,经案例与实验验证,为低品位铜矿合理开发提供支撑。
关键词:低品位铜矿;高效开采;生物浸出
一、低品位铜矿资源概述
(一)低品位铜矿的定义与特点
低品位铜矿是指铜含量较低、经济开采价值较低的铜矿资源,通常其品位低于0.5%。由于铜的品位较低,矿石中有用金属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导致传统选矿方法难以实现高效分离。低品位铜矿的赋存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硫化铜矿、氧化铜矿以及过渡型矿石,其中硫化矿常采用浮选工艺,而氧化矿则适用于湿法冶金处理。低品位铜矿的矿物组成复杂,伴生元素较多,如金、银、钼等,部分矿床甚至含有稀有金属,增加了综合回收的潜力。然而,这些矿石由于含铜量低、脉石矿物含量高,选矿回收率通常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矿石硬度、风化程度和氧化程度也对选矿工艺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提高低品位铜矿的利用率,近年来,许多研究集中在优化选矿工艺、开发生物浸出技术和智能化采矿,以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国内外低品位铜矿资源现状
全球铜矿资源日趋紧张,高品位矿床储量逐渐减少,低品位铜矿已成为各国矿业开发的重要方向。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是世界主要的铜矿生产国,拥有大量低品位铜矿资源,以大型露天矿床为主,如智利的埃斯康迪达铜矿,其品位低于0.6%,但通过高效选矿技术依然保持较高产量。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积极开发低品位铜矿,采用堆浸和生物浸出等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中国铜矿资源丰富,但品位普遍较低,90%以上的铜矿品位低于1%,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西藏等地。我国在低品位铜矿开发方面采取选矿、湿法冶金结合的方式,并逐步引入智能化矿山管理,提高采矿和选矿效率。
低品位铜矿开采的挑战
低品位铜矿的开采面临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环境影响大等多重挑战。由于矿石品位较低,传统选矿工艺难以实现高效回收,导致单位铜产出的能耗较高,使得经济效益受限。矿石赋存状态复杂,常与硫化物、氧化物共生,增加了选矿难度,需采用不同工艺进行分步回收[1]。此外,低品位铜矿的开采通常需要大规模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剥采比大,矿石贫化率高,造成大量尾矿堆存问题,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废水、废渣和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成为矿山环保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在湿法冶金过程中,酸性溶液的渗漏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经济可行性也是低品位铜矿开采的重要挑战,市场铜价波动直接影响低品位矿的开采盈利能力,只有在铜价较高时才具有开采价值。
二、低品位铜矿的高效开采技术
(一)生物浸出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浸出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矿石中的铜溶解到溶液中,实现金属的回收。这一工艺主要依赖嗜酸细菌,如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铁硫杆菌,通过氧化硫化铜矿物,使铜离子进入溶液,从而提高回收率。低品位铜矿由于矿物颗粒细小、品位较低,采用传统浮选工艺难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而生物浸出工艺能够在低成本条件下有效提取铜资源。生物浸出的主要优势在于无需高温冶炼,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友好。对于含铜量极低且氧化程度较高的矿石,如废矿堆和尾矿,生物浸出能够进一步提取残留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2]。目前,该技术已在智利、美国和中国部分矿山投入应用,适用于大规模矿堆浸出以及矿浆浸出工艺,但浸出速率较慢,仍需优化微生物培养条件和矿石预处理工艺,以提高铜的浸出效率。
溶浸—萃取—电积(SX-EW)工艺
溶浸—萃取—电积(SX-EW)工艺是一种适用于低品位氧化铜矿的湿法冶金技术,能够直接生产高纯度的阴极铜。该工艺的核心在于通过酸性溶液将矿石中的铜浸出,然后采用有机萃取剂选择性地提取铜离子,最后通过电积工艺将铜从溶液中沉积为金属铜。这一技术避免了传统冶炼过程中的高温熔炼,减少了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SX-EW工艺特别适用于低品位铜矿、废矿堆和尾矿的二次回收,使得原本无法经济开采的资源得以有效利用。该工艺的关键在于优化浸出液的酸浓度、萃取剂的选择以及电积过程的参数,以提高铜的回收率和能耗效率。尽管SX-EW工艺在氧化铜矿的处理上已相对成熟,但对于硫化铜矿仍然存在浸出效率较低的问题,需结合微生物作用或预氧化处理来提高硫化铜矿的浸出效果。
充填采矿法及其适用性
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在开采过程中使用固体充填材料支撑采空区的采矿技术,适用于低品位矿体赋存较深、围岩稳定性较差的矿山。该方法通过回填尾砂、废石或胶结材料,使得地压得以有效控制,避免地表塌陷和采空区坍塌,提高矿山的安全性。低品位铜矿由于矿体厚度不均且连续性较差,传统露天或崩落法开采容易造成贫化率升高和资源浪费,而充填采矿法能够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矿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3]。充填材料的选择对该技术的实施效果影响较大,常见的充填材料包括水泥胶结充填料、尾砂充填料以及废石充填料,不同矿山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成本因素选择最优方案。该方法已在中国江西、云南等地的井下铜矿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未来可结合自动化开采技术进一步提高充填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智能化采矿技术的发展
智能化采矿技术依托自动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采矿过程的无人化、精确化和高效化,已成为低品位铜矿开采的发展方向。由于低品位铜矿开采需要处理大量贫矿和废石,传统采矿方式难以实现精准控制,导致采矿成本居高不下。智能化技术通过无人驾驶矿车、自动钻机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矿山生产的自动化管理,提高采矿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优化爆破参数、矿石分选策略和设备调度,减少矿石损失和能源消耗。智能选矿系统结合实时监测设备和机器学习算法,可实现选矿工艺的动态调整,提高铜的回收率。当前,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部分矿山已在井下开采和露天矿运输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了低品位铜矿的经济可行性。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设备自动化程度,加强智能传感系统的应用,并通过5G网络和边缘计算提高矿山数据传输和处理效率。
高效选矿工艺与优化策略
低品位铜矿的选矿难度较大,矿物组成复杂,铜矿物嵌布粒度细小,传统浮选工艺难以有效富集铜矿物。为了提高选矿效率,常采用细磨—强化浮选工艺,通过超细磨矿增加矿物解离度,提高铜矿物的回收率。强化浮选技术包括调整药剂制度、优化泡沫控制、应用新型捕收剂,以增强铜矿物的选择性分离。针对氧化铜矿,可采用硫化浮选工艺,即通过硫化剂将氧化铜转化为类硫化铜矿,提高浮选回收率。对于含泥量较高的矿石,可引入分级浮选或脱泥工艺,减少粘泥对浮选过程的干扰。近年来,高效分选设备的应用,如高梯度磁选机、电选机和先进的泡沫浮选柱,提高了低品位铜矿的分选效率。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品位分析和智能选矿成为可能,可根据实时数据优化选矿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结束语:低品位铜矿高效开采意义重大。生物浸出利用微生物溶解铜,SX-EW 工艺实现湿法冶金生产高纯度阴极铜,充填采矿法支撑采空区提高回收率,智能化采矿提升效率与安全性。高效选矿工艺也在不断优化。这些技术切实提高低品位铜矿回收率、降低成本,有力推动全球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凌燕华.低品位铜矿生物浸出技术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22,51(08):123-128.
2.叶洪艳.低品位铜矿高效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J].矿冶工程,2024,44(02):34-38.
3.冯燕波,沈存兰,潘刚.绿色开采技术在低品位铜矿中的实践[J].矿业研究与开发,2023,43(03):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