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策略与应用

作者

白陇平

610327198605120539

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能源管理、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在面对复杂、非线性、不确定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智能控制作为一种新兴的控制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系统的控制需求,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策略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常见的智能控制策略

1.1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的控制方法。它将人的经验和控制策略用模糊语言描述,通过模糊推理实现对系统的控制。模糊控制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只需根据专家的经验制定模糊控制规则,因此对于那些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复杂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1.1.1 模糊控制原理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模糊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模糊量;然后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模糊输出;最后将模糊输出进行解模糊化处理,转化为精确的控制量输出给被控对象。

1.1.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主要包括确定输入输出变量、定义模糊集和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控制规则以及选择解模糊化方法等步骤。其中,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

1.2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是利用神经网络具有的自学习、自适应和非线性映射能力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神经网络可以模拟人脑的神经元结构和工作方式,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学习,自动调整网络参数,建立输入输出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

1.2.1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常见的神经网络结构有前馈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和自组织神经网络等。前馈神经网络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网络结构,信息从输入层向前传播到输出层;反馈神经网络具有反馈连接,能够实现信息的动态处理和存储;自组织神经网络则能够自动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和聚类。

1.2.2 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神经网络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等。这些方法通过将神经网络与传统控制方法相结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和适应性。

1.3 专家控制

专家控制是一种将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与控制理论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它利用专家知识库中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模拟专家的决策过程,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故障诊断。

1.3.1 专家控制系统的组成

专家控制系统主要由知识库、推理机、综合数据库和人机接口等部分组成。知识库存储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推理机根据输入信息和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推理和决策,综合数据库用于存储系统的实时数据和中间结果,人机接口则实现了人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

1.3.2 专家控制策略

专家控制策略包括直接专家控制和间接专家控制。直接专家控制是将专家系统直接应用于控制回路中,实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间接专家控制则是利用专家系统为传统控制器提供参数调整或决策支持。

二、智能控制策略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2.1 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1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

利用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方法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专家系统可以根据故障现象和专家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推理,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神经网络则可以通过对大量故障样本的学习,建立故障特征与故障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故障的自动分类和诊断。

2.1.2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方法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模糊控制可以处理负荷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素,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神经网络则能够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学习,建立负荷变化的非线性模型,实现更精确的负荷预测。

2.2 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2.2.1 温度控制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模糊控制可以根据温度的偏差和偏差变化率,自动调整加热或冷却设备的输出功率,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例如,在塑料挤出成型过程中,采用模糊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挤出机的温度,提高产品质量。

2.2.2 液位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液位控制系统。通过对液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神经网络可以建立液位与控制阀开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对液位的自适应控制。例如,在化工生产中的储罐液位控制中,神经网络控制能够更好地应对液位变化的复杂情况,提高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3 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2.3.1 机器人路径规划

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方法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模糊控制可以根据机器人的当前位置、目标位置和周围环境信息,通过模糊推理生成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控制指令,实现机器人的自主避障和路径规划;神经网络则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路径规划样本,建立机器人运动与环境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

2.3.2 机器人运动控制

专家控制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专家系统可以根据机器人的任务要求和运动状态,为机器人提供最优的运动控制策略,实现机器人的精确运动控制。例如,在工业机器人的装配作业中,专家控制可以根据装配零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信息,为机器人选择合适的抓取方式和装配路径,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三、案例分析

以某钢铁企业的连铸生产过程为例,连铸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钢水的温度、液位和拉速等参数,以保证铸坯的质量。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铸坯质量不稳定。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对连铸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根据钢水温度、液位和拉速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自动调整加热功率、结晶器振动频率和拉坯速度等控制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后,铸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增强。

结论

智能控制策略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和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策略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智能控制方法将与其他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融合,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远程监控、故障预测和智能决策;另一方面,多种智能控制策略的集成应用将成为趋势,通过发挥不同控制策略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性能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王成林 . 智能控制仪表系统在农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J]. 河北农机 ,2023,(15):34-36.

[2] 戴文娟 . 人工智能控制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57(09):196-197.

[3] 张欣 . 智能控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评《智能控制》[J]. 有色金属 ( 冶炼部分 ),2021,(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