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培养在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的渗透策略
姚运江
安徽省凤阳县临淮中学 233100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已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强调要引导学生 “理解中外文化内涵,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高中英语教材作为文化知识传递和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中西方文化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该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挖掘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文化意识的渗透,且存在对不同文化价值观比较不足。因此,探索在北师大 2019 版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重视文化价值观比较并凸显我国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呈现特点与价值
(一)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呈现特点
当前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呈现具有多元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特点。从文化类型来看,既包含英语国家的文化(如节日习俗、社会礼仪、价值观念等),也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如春节、中医、儒家思想等),还涉及国际通用文化(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其中,“confident” 作为反映个人精神特质与社会文化对个体期待的词汇,既常见于英语国家对个人自信品质的倡导语境,也契合中国文化中 “自强不息” 所蕴含的积极自我认同,是多元文化在精神层面交汇的体现。
从呈现层次来看,教材通过词汇、语篇、插图等不同形式传递文化信息。词汇层面,如 “dragon” 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含义,又如 “confident” 在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时,其内涵既保持 “自信” 的核心意义,又会因具体语境(如西方青少年在个人展示中的自信、中国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自信)而呈现细微差异;语篇层面,如介绍不同国家教育体系的文章,可能会对比不同文化如何通过教育培养青少年 “confident” 的品质;插图层面,如展示不同国家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姿态,间接呈现 “confident” 在行为表现上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从浅到深的文化呈现层次。
(二)教材在文化意识培养中的价值
教材为文化意识培养提供了系统的内容载体。教材中的文化素材经过精心筛选和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准确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文化认知体系。例如,教材中关于中西方节日的对比内容,能让学生清晰了解不同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理解。教材为文化意识培养搭建了实践平台。教材中的对话、阅读、写作等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如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的对话练习,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提升文化适应能力。尤其在价值观层面,通过教材中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对比呈现,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我国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二、文化意识培养在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的渗透策略
(一)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强化文化价值观比较
教师应深入解读教材,挖掘隐藏在语言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尤其要重视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比较,避免偏颇西方文化。在词汇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词汇的字面意义,还要分析其文化寓意和使用语境,对比背后的价值观差异。例如,讲解 “individualism” 一词时,既要说明其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自主、个人成就的内涵,也要对比我国 “集体主义” 中重视集体利益、团结协作的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两者并无绝对优劣,只是文化背景不同所致。在语篇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语篇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信息,并与我国文化价值观进行对比。如学习介绍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文章时,可引入我国 “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 的集体智慧案例,对比两种价值观在应对挑战时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客观认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增强对我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二)构建多元的文化意识评价体系
建立兼顾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文化意识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文化意识发展水平,尤其关注学生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客观认知和对我国文化的认同度。在知识层面,通过文化知识测试,考查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如不同国家的重要节日、核心价值观等;在能力层面,通过跨文化交际任务,如让学生撰写一篇对比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的文章,考查学生运用文化知识进行客观分析和交际的能力;在情感层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文化包容度以及对我国文化的自信程度;终结性评价可通过文化主题项目展示、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文化意识发展成果。
三、文化意识培养渗透实践的反思与展望
(一)实践反思
在文化意识培养渗透实践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部分教师对教材文化内容的挖掘缺乏系统性,多为零散的文化知识点讲解,尤其忽视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深入比较,容易导致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片面认知;文化体验活动的设计有时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且对我国文化元素融入不足,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不佳;文化意识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学生文化情感态度的评价较为模糊,难以准确反映学生对我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此外,由于文化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在文化价值观呈现上,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介绍较多,对我国文化价值观融入不够,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文化学习需求。
(二)未来展望
未来应加强教师文化素养培训,提升教师对教材文化内容的解读和挖掘能力,尤其强化对不同文化价值观比较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系统梳理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构建文化知识网络。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活动,如开展本土文化与教材文化的对比体验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动态补充和更新,在教材编写上,不应只侧重介绍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价值观,而应增加我国文化价值观内容的比重,如融入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等思想,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教材文化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文化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了解世界,又能坚守本土文化之根。
结论
在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强化文化价值观比较、设计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活动、构建多元的文化意识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认同感,避免对西方文化的偏颇。尽管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优化策略、完善评价、丰富资源,尤其是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重视我国文化价值观的融入与比较,文化意识培养在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的渗透将更加深入、有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柴春兰,刘月。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双向文化导入教学模式探究 [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5, 35 (03): 74-80.
[2] 刘洪梅。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J]. 中学生英语,2025, (16):87-88.
[3] 胡春燕。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J]. 中学生英语,2025, (08):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