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管理对亚健康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肖智红

武汉未来中医医院,430014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管理对亚健康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亚健康状态60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管理,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体质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体质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改善中医体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理论;健康管理;亚健康;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亚健康人群的比例逐年上升。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表现为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尽管没有明确的疾病症状,但这种状态会干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1]。中医理论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认为人体的健康不仅仅依赖于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还与心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2]。因此,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管理方法,可以从全方位调节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达到预防疾病、改善健康的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通过个性化的调理手段,如草药、针灸、推拿及饮食疗法等,能有效改善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3]。这种以“整体调节”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方式,不仅注重治疗,更强调预防,能够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一种科学、可行的健康管理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亚健康状态60例人群,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6月,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22-58岁,平均年龄(38.5±8.2)岁。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20-56岁,平均年龄(37.8±7.9)岁。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强调均衡营养、控制热量摄入等)、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同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观察组实施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管理:(1)中医体质辨识:由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辨识,将其划分为九种体质类型: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2)个性化中医健康方案制定: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为每位研究对象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健康方案。①饮食调理:针对不同体质类型,提供相应的饮食建议。例如,阳虚质者可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等;阴虚质者宜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等;痰湿质者应避免食用肥甘厚腻、生冷食物,可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等。②运动指导:根据体质和个人情况,推荐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平和质者可选择多样化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阳虚质者可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等,以增强阳气;气郁质者可选择能放松心情、调节气机的运动,如瑜伽、舞蹈等。③情志调节:运用中医情志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情志调节。通过谈心、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研究对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对于情绪低落、抑郁的气郁质者,鼓励其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以舒畅气机。④中医特色疗法:根据需要,为研究对象提供中医特色疗法,如艾灸、推拿、拔罐等。阳虚质者可在特定穴位进行艾灸,以温阳散寒;气虚质者可进行推拿按摩,以增强正气。(3)中医特色健康生活方式:强调“天人合一”和“治未病”的理念,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调养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根据四季变化调整作息与饮食,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保持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规律,避免熬夜。在饮食调养方面,以五谷为主食,搭配蔬菜、水果、肉类等,保持饮食均衡,且保持五味(酸、苦、甘、辛、咸)的平衡,避免偏食。根据个体体质调整饮食,寒性体质者食用温性食物,如姜、红枣;热性体质者食用凉性食物,如绿豆、冬瓜。情志调摄方面,通过心理疏导帮助研究对象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调节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运动养生方面,推荐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帮助调和气血,强身健体,同时强调动静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适度静养与运动。经络调理方面,定期进行按摩、针灸等方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并通过按压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合谷、涌泉等,增强免疫力。起居方面,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确保充分休息,并通过劳逸结合,避免久坐或久站。环境调适方面,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阴暗,适应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外邪侵袭。节制欲望方面,强调节制房事,避免过度消耗精气,保持肾气充足,并避免过度追求物质或情感,保持内心平静。草药调理方面,根据体质和季节选择适当的草药进行调理,且草药使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最后,治未病理念强调预防为主,通过日常调养来预防疾病,定期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保持身体健康状态。(4)定期随访:建立微信交流群,方便研究对象随时咨询问题。中医师定期在群里发布中医养生知识和健康小贴士。同时,每两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了解研究对象的健康方案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健康方案。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以SF-36量表评估,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4]。

中医体质改善情况:干预6个月后,再次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评估中医体质的改善情况。中医体质改善有效定义为:体质类型从偏颇体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转变为平和质或体质偏颇程度明显减轻。

1.4统计学分析

以()表示连续性变量资料,行t检验;用(n,%)表示定性资料,行X2检验,由SPSS25.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结果为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生活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中医体质改善情况

中医体质改善有效率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管理对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观察组在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中医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亚健康人群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尤其是在身心调节方面具有优势。中医注重全身的气血调和与阴阳平衡,通过个性化调理改善亚健康人群的体质,调节其心理状态,进而提高生活质量[5]。在中医体质改善方面,本研究也发现,观察组的体质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措施,如饮食调理、运动指导、情志调节以及中医特色疗法,能够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进行调养,调整其体内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减轻亚健康状态,促进健康的恢复。

综上所述,基于中医理论的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改善中医体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亚萍.中医体质辨识在体检科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15):108-110.

[2]王剑铃,支尼亚,宋维红.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健康管理对体检人群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13):147-149.

[3]金耀,毛俊杰,叶培汉,贾东明,徐玉明.中医体质调理干预方式的研究进展[J].健康研究,2023,43(01):46-49.

[4]种丹丹.基于“治未病”理念下的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中对亚健康人群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5):131-134.

[5]王伟芬.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3):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