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作者

王敏

泰安泰山城市发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271000

1 引言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尤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因高度大、运输距离长、浇筑周期短,常出现混凝土泵送压力不足、泵送管道堵塞、层间冷缝及裂缝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研究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保障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

2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难点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混凝土泵送所需压力显著上升,导致泵送设备负荷加大,管道磨损和堵塞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输送效率和施工连续性。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混凝土易发生离析和泌水现象,尤其是在高层泵送管道弯头和管径变化处,更容易出现材料分离,造成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下降,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此外,高层混凝土施工要求泵送和浇筑必须连续进行,施工周期紧张,稍有延误或操作不当就会造成层间冷缝,形成结构薄弱环节,降低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控制泵送压力、优化泵送设备和管道布局、改善混凝土配比以防止离析和泌水,是高层混凝土施工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浇筑环境复杂多变,高空作业受风速、气温等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条件不稳定,导致混凝土振捣不均匀,密实度难以保证,易形成蜂窝麻面及孔洞缺陷,同时温差和湿度变化也可能引发早期裂缝。此外,高层施工空间狭窄,施工人员操作受限,振捣效率受影响,施工安全风险增加,给施工组织管理带来挑战。层间施工接续不合理时,会出现冷缝和施工缝,破坏结构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为确保高层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效率,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施工组织、振捣工艺及冷缝处理措施,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整体性能,推动施工质量持续提升。

3 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 泵送工艺改进

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过程中,随着输送高度的增加,泵送压力需求显著提升,给设备运行和管道布局带来较大挑战。为此,应采用多泵联动及分区泵送策略,将高层建筑分为多个泵送区域,由多台混凝土泵分别负责不同区域的输送,避免单台泵泵送压力过大导致系统不稳定。管道布置应科学规划,尽量减少弯头数量和管径变化,降低混凝土输送过程中的阻力和磨损,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使用耐磨性强的管材和高性能泵送设备,确保施工期间系统稳定运行,减少维修频次和停工时间。施工现场应加强泵送过程的实时监控,通过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装置及时调整泵送参数,防止管道堵塞和泵送中断,保障泵送连续性。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提升了泵送效率和施工质量,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高要求。

3.2 混凝土配比设计优化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泵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调整水胶比,平衡混凝土的流动性与强度,避免因水胶比过高而产生泌水和离析问题,同时保证足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掺合料的合理选用和比例调配也是提升性能的关键,例如添加高性能减水剂可以显著增强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水用量,从而提高密实度和强度。膨胀剂的适当应用则有助于减少硬化后混凝土的收缩裂缝,保障结构整体性。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应设计符合长距离泵送和高空浇筑要求的配比方案,确保混凝土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均匀性,从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结构耐久性。

3.3 施工流程科学安排

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安排是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基础。首先,应根据结构设计和施工条件合理制定浇筑周期,避免不同层次间产生冷缝,确保混凝土层间良好结合。分层浇筑和连续浇筑技术的结合应用,有利于实现结构整体性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浇筑前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误,防止返工影响工期。振捣工作采用机械振捣与人工振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防止蜂窝麻面及孔洞缺陷。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浇筑过程流畅,缩短工序间隔时间,有效提升整体施工效率,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

3.4 质量监控与安全管理强化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检测人员,负责实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温度及强度等关键指标,确保混凝土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和雷达扫描,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缺陷,防范质量隐患。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及泵送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管理,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动态分析,提高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的稳定有序,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4 结论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复杂环境和多重挑战,通过合理优化泵送工艺、改进混凝土配比设计、科学安排施工流程及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和结构质量。未来应加强新材料、新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保障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树钦 . 高层建筑项目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J]. 上海建材 ,2024, (06): 10-13+17.

[2] 刘定诚 . 超高层建筑超厚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J]. 住宅与房地产 , 2024, (35): 67-69.

[3] 牛章红 .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研究 [J]. 四川建材 , 2024, 50(12): 119-121.

[4] 梁炀标 .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4, (33): 115-117.

[5] 黄小兰 .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 [J]. 散装水泥 , 2024,(05): 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