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装配式建筑对绿色施工理念的实现路径分析

作者

张垒

泰安高新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271000

1 引言

传统建筑施工方式普遍存在现场作业时间长、能耗高、扬尘噪声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大等问题,难以满足绿色施工的环保、安全、高效等要求。为破解建筑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瓶颈,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鼓励通过工业化手段提升建筑全过程绿色水平。装配式建筑以“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在施工过程中显著减少现场湿作业、扬尘排放和建筑垃圾,有效推动施工现场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本文将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路径入手,剖析其实现绿色施工理念的可行策略与现实意义。

2 装配式建筑契合绿色施工理念的表现

2.1 节能降耗

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现场只需吊装与拼装,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机具与临时设施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构件加工过程中的能效管理比传统现场施工更容易实现精细控制,能有效减少材料损耗和能源浪费 [1]。

2.2 降低环境污染

装配式施工以干作业为主,极大减少水泥砂浆的现场使用量,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和噪声排放,改善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和临时堆放物大幅减少,运输次数减少,有利于施工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2]。

2.3 提高资源利用率

工厂化预制可提高构件尺寸精度与材料利用率,剩余边角料可统一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率。同时,标准化构件重复使用率高,有助于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绿色建筑理念落地。

3 装配式建筑实现绿色施工的关键路径

3.1 推行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实现绿色施工的前提。通过统一构件尺寸、接口形式和施工节点设计,可降低设计差异带来的资源浪费,提升构件适配率。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安装与拆卸,提升施工效率,减少现场作业强度[3]。

3.2 构件工厂化预制

构件工厂化生产是提升资源节约与环保效能的关键。通过集中加工、智能化生产,可实现原材料利用最大化、能耗最小化。工厂内加工环境稳定,有助于质量把控与污染治理,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负荷。

3.3 现场装配化施工

现场采用装配化吊装与安装技术,减少湿作业和传统人工工序,大幅降低噪声、粉尘等污染物排放。施工周期缩短还可减少临建用电、用水与周边扰民,符合绿色施工中“少扰民、少污染、少消耗”的原则。

3.4 推动 BIM 与智能建造融合

利用 BIM 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各阶段实现数据联动与动态管理,提高计划精度与资源配置效率。BIM 与智能建造结合,可实现构件进度控制、物流优化与碳排放监测,为绿色施工提供数字化支撑[4]。

4 应用案例分析与成效评估

以某大型装配式住宅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全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系,结合BIM 建模与全过程绿色施工管理,现场湿作业面积减少 70% 以上,施工周期缩短约 40 天,建筑垃圾比传统施工减少约 60% ,扬尘与噪声投诉率大幅下降。该项目不仅实现了绿色施工目标,还带动了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和“绿色施工示范工地”称号,成为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实践的典型代表。

5 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尽管装配式建筑在绿色施工中的优势日益凸显,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亟待行业各方共同应对。首先,装配式建筑初期投入成本较高,主要体现在设计深化、构件模具开发、生产设备购置及运输安装等环节,导致部分中小施工企业望而却步。同时,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设计难度相较传统建筑明显提升,尤其在节点连接、防水构造、结构协同等方面需要高水平专业团队支持 。此外,构件工厂化生产虽可提高质量与效率,但其对运输组织和现场吊装精度提出更高要求,城市施工现场常受限于场地狭小、交通拥堵等外部因素,影响构件运送与及时安装。再加之当前行业内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从设计、制造到施工、管理全流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培训体系尚未健全,使得技术推广与工程质量存在不小差距。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在绿色施工中的深入应用和广泛推广。

针对上述问题,需从政策引导与行业机制两个层面协同推进优化策略。政策层面,建议政府加大财政与税收支持,设立装配式绿色建筑专项补贴基金,对采用装配式施工的项目给予建筑面积奖励、容积率倾斜、土地优先供应等激励措施。同时,推动建立涵盖设计、构件、施工、运维等全过程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细化各阶段绿色指标评估标准,并将其作为招投标、验收、备案的重要依据,从制度层面推动绿色施工规范化发展。行业层面,施工企业应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设备更新,引入 BIM、GIS、 AI 等数字化技术,提升施工协同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同时,应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绿色建造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校企融合、产教协同”的人才生态,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瓶颈。通过政策支持与企业内生动力相结合,逐步构建起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推动建筑行业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全面迈进。

6 结论

装配式建筑为实现绿色施工理念提供了有效支撑路径,凭借其工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优势,有力促进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转型发展。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标准、提升构件预制能力、加强智能管理手段,装配式建筑将在未来绿色施工中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成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 谭征文 . 总包项目中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评价研究 [J]. 中国住宅设施 , 2024, (S1): 102-104.

[2] 韦奇, 陈华平, 李雪麟, 李娇, 崔雪.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J]. 建筑技术开发 , 2024, 51 (11): 79-82.

[3] 潘毅强 . BIM 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建筑与预算 , 2024, (09): 61-63.

[4] 靳奥旋 . 基于 OPA-G 和熵权 TOPSIS 法的装配式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 [D]. 燕山大学 , 2024.

[5] 郑其运. 装配式建筑塔吊选型与吊装任务分配优化研究[D]. 西南科技大学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