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付娆
成都东软学院 四川成都 611844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宣告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块堡垒被攻破,高等教育也相应背负起了振兴乡村的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服务‘三农’能力”。高校艺术教育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之间起到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可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桥梁。
一、高校艺术教育与乡村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研究价值
1、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通过艺术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帮助高校学生理解传统村落的建设背景和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而形成认同感。2、拓展农村发展的思路,创造出更多新颖且具有社会价值的设计产品。高校艺术教育可以开拓出更多新兴领域。3、改变城乡关系,通过艺术教育的开展,可以打破这种界限,找到共同的价值创造点,并实现城乡之间的连接和交流,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二、高校艺术教育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川西音乐林盘品牌设计项
目
川西音乐林盘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融合了自然、建筑、文化和音乐等多方面的乡村综合性商业体,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具有地域性和文化特色。川西音乐林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不伤害生态,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乡村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本项目强调文化创意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结合现代艺术创意和设计理念,对传统乡村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应用到更多的文创载体上,使其更具时尚性、美观性以及文化特色,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价值。同时,课题提出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该地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不仅成为文化产品,还成为有竞争力的商业产品。具体的实践路径如下:
1、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探索一系列创新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强调跨学科的合作与融合,注重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环境。
2、高校在川西音乐林盘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成果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探索合适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在《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等课程中,对接川西音乐林盘的设计需求,如农副产品的品牌设计及包装设计,活动主题策划与设计落地,林盘内环境创意与装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等子项目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项目,与学生参与互动式创作,然后将作品制作出来,这样既能满足学校教育的需求,又能增强文化的传播感。
3、基于项目研究成果,将形成一系列关于乡村品牌的视觉设计方案,包括品牌设计、包装设计、装置设计、导视系统设计、墙绘方案等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针对设计助力乡村品牌改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的设计导则与标准。这些导则与标准将包括平面视觉设计、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的内容,为城乡融合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
4、城乡品牌建设:项目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城乡品牌建设。川西音乐林盘将拥有更成体系的、更具本土文化特征的视觉设计系统,打造独特的文化符号及视觉符号,增强其商业实力。
5、社会宣传与普及:成立新媒体团队,引入网络推广方式,比如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视频化展示。项目成果通过媒体宣传、展览展示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高等教育设计实践服务于城乡融合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这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城乡品牌的认识和支持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乡融合视觉设计发展的实践。
三、高校艺术教育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意义
1、人力资源优化与升级。高等教育设计实践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实现人才与需求的精准对接。2、产业创新与升级。高等教育设计实践可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与视觉美感,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3、文化传承与融合。高等教育设计实践在关注城乡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可以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有助于增强城乡居民的文化自信,提升县域文化的软实力。4、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设计实践强调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设计实践,可以实现产业、空间、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示范效应与辐射带动。高等教育设计实践在助力城乡融合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会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这些成功的实践案例将吸引更多地区和企业关注和参与,推动城乡融合和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
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是一个充满潜力的领域。通过深入挖掘川西音乐林盘项目乡村特色文化、优化文创产品设计以及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合作,高校的艺术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需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商品并推广出去,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广伟, 申文杰, 杨英法. 城市文明时代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 , 2022(11): 107-109.
[2] 刘占勇. 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关键环节[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3, 43(8): 87-93, 184-185.
[3] 贾琳琳, 张姝祎.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 , 2022(4): 12-19.
本文为 2024 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艺术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以川西音乐林盘、湖州善琏镇项目为例》,项目编号GJXH2024YB-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