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产教融合的技工学校机械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郭秀艳

沂水县技工学校 山东省临沂市 276400

引言

机械类专业是制造行业中的“巨头”,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技工学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任,如何优化机械教学是技工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技工学校应打破传统培养模式,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训基地。将行业标准与机械课程教学标准相融合,明确人才培养标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实训活动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增强社会竞争力。因此,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的技工学校机械教学优化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教融合的优势

(一)能够打造工学一体课堂

产教融合是将技工学校机械教学与产业相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平台。实际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学生会在企业师傅或教师的带领下,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基地进厂、订单培养、车间入校和校企双聘等多种合作形式,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技工学校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生产与经营,并获得一定的报酬,为打造工学一体化课堂提供良好的支撑。

(二)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使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与共享。技工学校作为落实产教融合的“领头羊”,可以联合其他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聚焦重点行业,结合地方实际发展情况,建设一批技工教育联盟,打造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互助交流与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化培养目标为导向,引领学生走进实训基地,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带动行业结构的调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1]。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技工学校机械教学优化路径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效课程结构体系

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学校应深层次解读产教融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效课程结构体系。应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了解机械行业发展动态与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确保机械教学内容符合市场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围绕专业知识、技术服务、实践应用等课程标准,与企业共同编制机械教学大纲,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可采取问卷调查法、旁听法、在线测试法等专业化测评手段,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水平、认知水平及兴趣爱好等特点。以此为依托,实施分层教学,制定一套针对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提高机械教学实效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主力军”,技工学校应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基于产教融合,技工学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师资培养、科研项目与设备共享等合作,为学校提供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实践平台,让教师了解机械行业人才需求,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与技术更新情况,提升行业认知,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还需加强政策引导,与政府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晋升机制,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与行业经验两个方面实现双向成长。比如,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奖、教学成果奖、提供研究经费、给予职位晋升等方式,激励教师,让教师主动参与到教学与实践改革中,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也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定期开展校内培训活动,组织专业课教师或年轻教师等人员共同学习,掌握国内与国外最新科研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还可邀请一些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较强的专家或企业师傅,进校开展专题讲座,或担任机械教学任课教师,为学生传授制造业发展趋势、发展前景、职业要求等知识,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或者派遣教师到国内更高办学水平的院校进修或国外进修,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工学一体化机械课堂

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的指导下,技工学校应联合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建设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引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工学一体化机械课堂,助力学生职业发展。应组建专门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或办公室,由学校领导、学院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制定产教融合方案、协调合作事宜、监督合作项目实施等重要工作。还应制定合作协议与章程,明确合作目的、合作内容、合作方式、权利义务关系等,保障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定期召开合作会议,交流合作实际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打造工学一体化课堂,学校还需加强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由企业提供机械设备、技术支持,学校提供场地和人员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资源和机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下,研究技工学校机械教学优化路径是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技工学校应切实落实产教融合,以政策为引导,成立专门的合作委员会,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做好产教融合实施与监督工作。引入“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教学资源与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武 . 关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机械教学优化路径探究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6):0128-0131.

[2] 吕志斌.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5(1):030-033.

[3] 翟良足 . 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机械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52(12):236-238.

作者简介:郭秀艳,出生年月:1983.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郯城县,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机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