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张昔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中学 843200
一、引言
物理学作为探索物质、能量、空间与时间奥秘的自然科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基石。但传统初中物理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生活联结,致使教学内容抽象晦涩,学生学习兴趣匮乏,知识应用能力薄弱,严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2.1 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深度融合,以生活情境引入知识,引导学生在观察、探究中发现问题,再将知识反哺生活实践,实现知识与生活的双向贯通,提升学习主动性与实践能力。
2.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能以生活现象引发学生共鸣,如以冰雪路面行车打滑激发对摩擦力的探究兴趣;借生活实例化解知识抽象性,像用书包带设计阐释压强原理;通过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电动机,培养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同时,展现物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科学素养与价值认知。
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3.1 在课堂导入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习兴
在“光的折射”教学导入环节,教师精心呈现一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生活场景:杯中倾斜插入的筷子宛如被无形之手掰弯,泳池底部瓷砖看似比实际位置抬高,隔着盛水的玻璃杯观察手指竟发生扭曲变形。这些违背学生日常认知的现象,瞬间在课堂引发热烈讨论。教师顺势抛出疑问:“为何筷子入水会‘折断’?池底看起来变浅的真相是什么?”巧妙引导学生从生活观察转向科学思考,将学生对新奇现象的好奇转化为探索物理原理的求知欲。此时,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猜测与水的颜色有关,有的认为是光线在水中发生了变化。教师借此契机,自然引入“光的折射”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后续学习,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渴望进入新课,为整堂课奠定了积极的学习基调。
3.2 在知识讲解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加深知识理解
讲解“浮力”知识时,教师以航海巨轮破浪前行、潜水艇在深海自由穿梭、五彩斑斓的热气球缓缓升空等生动案例为切入点,构建沉浸式教学情境。在分析轮船漂浮原理时,借助动画模拟展示轮船庞大身躯排开大量海水,形象阐释阿基米德原理;讲解潜水艇时,通过实物模型演示水箱注水与排水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的奥秘;介绍热气球时,则结合热空气密度变化规律,带领学生推导热气球升空的力学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万吨巨轮能漂浮,而同样材质的铁块却下沉?”“如果改变潜水艇水箱的容积,沉浮状态会如何变化?”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剖析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将抽象的物理公式转化为对生活现象的理性认知,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透彻理解浮力知识的本质与应用原理,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3.3 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教学中,教师打破实验室器材的局限,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验材料。学生们积极响应,收集到形状各异的橡皮、废弃的小石块、饮料瓶等物品。实验过程中,面对不规则橡皮的体积测量难题,有的学生巧妙利用注射器与量杯,采用排水法精准测量;测量小石块密度时,部分学生创新地用细线悬吊石块,借助弹簧测力计与溢水杯,根据浮力公式间接计算体积。教师穿梭于各实验小组之间,适时引导学生优化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对比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更在自主设计与反复尝试中,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当学生们成功计算出物体密度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创新思维与科学探究精神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
3.4 在课后作业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巩固知识应用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紧密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实践任务。学习“家庭电路”后,学生们化身家庭电路“小侦探”,细致观察家中配电箱的断路器布局、电线的连接方式,用绘图软件绘制详细的家庭电路图,并标注出火线、零线与地线。部分学生还主动检查家中电器插座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向家人科普正确插拔电器的方法。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后,学生们通过记录家庭一个月的水电燃气用量,分析能源消耗结构,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方案:建议更换节能灯泡、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等。这些作业将物理知识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更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真正实现了知识从课堂到生活的迁移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
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影响
生活化教学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推动物理成绩提高;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动手、创新与思维能力;同时,倒逼教师融合生活与专业知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选取的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低;教学活动耗时导致进度失控;评价仍以考试为主,忽视实践创新能力考查。
5.2 对策
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与学情筛选素材,确保其代表性;科学规划教学环节,精准把控时间;构建包含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习成效。
结语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虽在实践中存在挑战,但教师可通过优化素材选择、合理规划教学、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为学生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初中物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研究 [J]. 王璇 .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5)
[2] 跨学科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设计[J]. 杨婉荣. 物理教学,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