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 661+X99 证书背景下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作者

孙庆峰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丹东 118000

一、引言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结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工程造价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模式在“ 证书制度背景下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本文通过对“1+X”证书制度的深入研究,探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相关专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 +x33 证书制度的内涵与意义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是指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结合自身专业学习,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要求;“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在某一特定职业领域具备相应技能水平的证明。该制度通过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1+X”证书制度的意义

“1+X”证书制度通过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显著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它促使学校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更多实践环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1+X”证书背景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

(一)现状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1+X”证书制度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许多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挑战

1. 课程体系不完善:部分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未能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完全对接,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或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的职业技能。

2. 师资力量不足:工程造价专业的“1+X”证书制度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难以满足“1+X”证书制度下教学的要求。

3. 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完善的实训基地作为支撑。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未能跟上“ 1+X′′ 证书制度的要求,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4.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虽然“ 1+X ”证书制度强调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但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停留在表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四、“1+X”证书背景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1+X”证书制度的要求,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紧密结合,通过课证融通,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顺利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例如,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BIM 软件应用”等课程,与“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证书的培训内容有机融合,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

(二)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教师培训、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1+X”证书制度相关的培训活动,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标准和教学要求。同时,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 1+X ”

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实训基地建设

与企业合作共建完善的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实训基地,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图形工作站、BIM 软件、工程造价软件等设备,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

(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与建筑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实施等环节,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建议和指导。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实现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推动了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五、实施效果与成果

通过“1+X”证书制度的实施,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顺利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近年来,该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5% 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六、结论与展望

“1+X”证书制度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和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未来,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可定 . ω1+Xγ 证书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2.

[2] 李雪梅 .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J]. 安徽建筑,2020.

作者简介:孙庆峰(1989 年5 月-),性别:男,籍贯:辽宁鞍山,民族:满族,学历:本科,工程硕士,职称:副教授,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本文系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2023 年度科研课题项目,项目名称:基于 1+X 证书背景下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