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劳动保障监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

周洋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37000

引言

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深刻影响了劳动用工模式,使劳动关系复杂多样,给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劳动保障监察不仅要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还要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因此,研究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性

劳动保障监察对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劳动者而言,它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坚实护盾,在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容易遭受劳动侵权现象。通过及时发现并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能够确保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合法权益,让其能够安心工作,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有助于引导其依法用工。通过执法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和指导,用人单位能够增强法律意识,避免因违法用工而引发的劳动纠纷和法律风险,从而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提升社会形象和竞争力[1]

在社会层面,劳动保障监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通过及时化解劳动矛盾和纠纷,能够减少不稳定社会因素,推动劳动力市场的规范运行,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新时代背景下劳动保障监察面临的挑战

(一)劳动法律法规滞后与适用难题

新时代涌现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产业,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等新型就业群体,劳动者与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复杂多样,难以简单套用传统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新兴产业的劳动用工问题,在现行劳动法律法规中存在滞后,而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需要时间和程序,这导致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管,难以高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与任务不匹配

新时代随着劳动用工市场的不断扩大,新兴产业的涌现和用人单位数量日益增多,劳动保障监察任务愈发繁重,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数量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对所有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监管,违法用工行为可能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新兴产业的涌现对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劳动法律法规,还要了解相关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技术特点。但目前部分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在面对新兴产业的违法用工行为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执法技巧。

(三)劳动保障监察监管手段传统与低效

传统的劳动保障监察监管手段主要依赖于现场检查和书面审查。现场检查需要执法人员亲自到用人单位进行实地查看,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难以做到对所有用人单位的全覆盖 [2]。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监管,可能会在检查前进行临时整改,导致执法人员难以发现其真实的用工情况。在信息化时代,一些用人单位可能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违法用工,而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技术手段来应对这些违法行为。

三、新时代背景下劳动保障监察的对策

(一)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劳动法律法规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依据和准则,为开展执法提供明确的指引和有力的支撑。通过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新兴产业的劳动权益保障规则,能够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征求专家学者、劳动者、用人单位等各方意见,对新兴产业劳动用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现有劳动法律法规中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条款进行修订和完善,消除关于新兴产业法律法规的空白和模糊地带,从而提高执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劳动用工市场的规范运行。

(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

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是执法工作的执行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是提升执法效能的关键。一方面增加执法人员编制,确保能够满足对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监管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能够提高执法人员对新兴产业和复杂劳动关系的认知和把握能力,以及执法技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执法人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要求。

(三)创新劳动保障监察监管手段

传统的劳动保障监察监管手段在新时代劳动用工形势下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高效监管的需求。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创新监管手段,能够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和实时监控[3]。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整合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劳动用工数据等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违法用工风险。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监管,通过网络巡查、在线调查取证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用工行为,降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成本,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面临着法律法规滞后、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手段传统等诸多具体挑战。但通过一系列对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未来的工作中,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劳动保障权益的良好局面,推动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芳霞 .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筑牢优化营商环境基础 [J]. 中国行政管理 , 2024(11):29-34.

[2] 米丰毅 程晓田 . 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三重思考 [J]. 三晋基层治理 , 2024(3):22-26.

[3] 陈春晓 魏民 . 劳动力信息数字化治理问题及对策 [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4(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