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灾害在高中历史核心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尚小青
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 065600
引言
高中历史核心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和思考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疫情灾害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反复出现,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疫情灾害纳入高中历史核心素质教育体系,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和价值观提供独特的视角和素材。
1 高中历史核心素质教育的意义
高中历史核心素质教育意义深远且重大。于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它是塑造健全人格与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途径。历史中蕴含着无数先人的智慧与经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培养坚韧不拔、爱国奉献等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知识技能培养方面,它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养。历史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知识,能拓宽学生视野,使其学会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能力,提升思维逻辑性与批判性,为未来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疫情灾害的特点
2.1 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疫情灾害具有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极为广泛的特点。以新冠疫情为例,其病原体新冠病毒借助现代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和频繁的人员流动,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病毒能够在短时间内跨越国界、洲界,让世界各地都难以幸免。在疫情初期,病毒从疫情首发地迅速蔓延至周边地区,随后通过国际航班等交通工具,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无论是人口密集的大都市,还是相对偏远的乡村,都可能受到疫情的冲击。这种广泛的传播性使得疫情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而是成为了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
2.2 突发性和不确定性高
疫情灾害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是其显著特点之一。许多疫情往往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让人措手不及。例如,埃博拉病毒疫情在非洲部分地区突然出现,其传播速度之快、致死率之高,给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疫情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其传播路径、感染人数、病情严重程度等都难以准确预测。病毒可能会出现变异,导致其传染性、致病性等特性发生改变,使得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2.3 危害程度大且持续时间长
疫情灾害的危害程度巨大且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从健康层面来看,疫情会导致大量人员感染疾病,甚至死亡。以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疫情为例,黑死病在14 世纪肆虐欧洲,造成了约三分之一欧洲人口的死亡,给欧洲社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新冠疫情也导致全球数亿人感染,数百万人死亡,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经济方面,疫情会引发产业链中断、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问题。许多行业,如旅游、餐饮、航空等受到重创,经济活动陷入停滞或衰退。
3 疫情灾害在高中历史核心素质教育中的教学策略
3.1 整合教材资源,构建疫情历史专题高中历史教材虽未系统聚焦疫情灾害,但诸多内容与之存在关联。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挖掘相关知识点,整合成疫情历史专题。例如,在讲述世界古代史时,可将黑死病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黑死病在 14 世纪席卷欧洲,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黑死病如何导致人口锐减,进而引发封建庄园制度的瓦解和农奴制的松动;探讨黑死病如何冲击宗教权威,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埋下伏笔。
3.2 引入多元史料,培养实证与解释能力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在疫情灾害教学中引入多元史料至关重要。教师可以收集与疫情相关的文献记载、医学报告、统计数据、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的史料。比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抗疫历史时,引入《伤寒杂病论》《温疫论》等医学典籍,让学生了解古代医家对疫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展示古代疫情期间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感受当时人们对疫情的情感态度。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对史料进行甄别、分析和解读。例如,让学生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同一疫情的记载,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3 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以疫情灾害为主题的项目,如“疫情灾害与人类社会应对策略的演变”。学生分组后,需要自主确定研究子课题,如古代疫情应对措施、现代疫情防控体系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访谈专家等工作。
3.4 结合现实热点,增强社会责任感
疫情灾害是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将其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疫情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疫情灾害在高中历史核心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丰富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历史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多元能力,包括历史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同时,疫情灾害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与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尊重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外,疫情灾害还推动了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参考文献:
[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J]. 汪生术 .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2)
[2]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J]. 张燕 . 华夏教师 ,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