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游戏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践

作者

韩翠环 周海涛

临淄区棠悦幼儿园 临淄区稷下街道中心幼儿园  255400

引言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终身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游戏活动以其趣味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深受幼儿喜爱,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游戏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从身体发展层面看,游戏活动宛如天然的“运动场”。各类跑跳、攀爬、投掷等游戏动作,能充分锻炼幼儿的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增强其体质。像“跳房子”游戏锻炼腿部力量与协调性,“搭积木”游戏提升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助力幼儿身体茁壮成长。在认知发展方面,游戏是幼儿探索世界的“窗口”。

2 当前幼儿园游戏活动课程建设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2.1 游戏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与丰富性

当前,部分幼儿园在游戏活动课程建设时,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单一性与陈旧性。一方面,游戏类型局限于传统的体育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对于新兴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游戏活动探索不足。例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对电子设备和智能产品有一定接触与兴趣,但幼儿园很少将科技元素融入游戏,像简单的编程小游戏、机器人互动游戏等鲜少出现在课程中,无法满足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另一方面,游戏主题和场景更新缓慢,总是围绕几个固定主题展开,如“超市购物”“医院看病”等。

2.2 游戏活动组织形式过于刻板与僵化

在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过程中,组织形式的刻板与僵化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游戏活动的规则和秩序,对幼儿的游戏行为限制过多。在游戏开始前,教师会详细规定每个幼儿的角色、任务以及游戏的流程,幼儿只能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游戏,缺乏自主选择和创造的空间。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组合角色、发展游戏情节,但教师却强行指定角色,导致幼儿在游戏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教师游戏指导能力与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教师在游戏活动课程建设与实践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部分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和专业素养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一些教师对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对游戏活动的系统研究和专业知识学习。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或既定方案进行,不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需求灵活调整游戏内容和指导策略。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和中班幼儿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和需求,教师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方法,导致游戏活动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教师在游戏观察和评价方面能力欠缺。

3 游戏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实践策略

3.1 游戏活动前精心筹备,打造优质游戏环境

在游戏活动开展前,细致的筹备工作是确保活动顺利且富有成效的基础。教师需依据游戏主题与内容,精心规划并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空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不同游戏类型的特点和幼儿活动需求。例如,对于建构类游戏,应划分出宽敞且平整的区域,方便幼儿搭建大型作品;对于角色扮演区,则要设置相对独立且富有场景感的空间,如模拟“餐厅”“医院”等,让幼儿能更好

地沉浸其中。

3.2 游戏活动中动态观察,适时给予有效指导

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动态观察与适时指导至关重要。教师要像敏锐的“观察者”,全身心投入到幼儿的游戏中,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情绪变化以及与同伴的互动情况。观察内容包括幼儿的游戏主题、游戏情节的发展、游戏中的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例如,在角色游戏中,观察幼儿是否能准确扮演角色、是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在建构游戏中,观察幼儿的搭建技巧、空间想象能力等。通过细致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水平和需求。

3.3 游戏活动后多元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游戏活动结束后,科学多元的评价能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促进其全面发展。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应鼓励幼儿自评和互评。幼儿自评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回顾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说一说最喜欢哪个环节、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等,培养幼儿的自我反思能力。

3.4 家园携手共育,拓展游戏活动资源

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游戏活动课程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一方面,邀请家长参与游戏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和背景,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例如,从事医生职业的家长可以来园开展“小小医生”的角色扮演游戏,为幼儿讲解医疗知识;擅长手工制作的家长可以指导幼儿进行创意手工游戏。通过家长的参与,丰富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开展亲子游戏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丰富游戏活动内容、创新游戏活动形式、加强教师指导能力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优化策略,并在游戏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有效指导,在游戏活动后进行科学评价,能够提高幼儿园游戏活动课程的质量,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幼儿园教育中,应进一步重视游戏活动的课程建设与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游戏故事的价值 [J]. 丁文 . 学前教育研究 ,2020(11)

[ 2 ] 王振宇:实现游戏课程化,把握学习生长点 [ J ] . 谷祎 . 教育家 ,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