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视域下高校学生学业指导的探索与研究
甘露 黄园园 魏晓霞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402760
1 辅导员在学业指导中的角色定位
1.1 学业规划的引导者
辅导员得深刻认识到,学习目标不能一概而论,得依据学生的专业特性、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来定制,就拿专业特性来说,各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发展方向不一样,理工科专业看重实践操作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科专业更着重人文素养与思维逻辑的提升,辅导员要知晓本校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给学生分析专业学习的要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本专业学习需要掌握啥核心技能和知识,并且兴趣爱好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有的学生痴迷艺术创作,有的醉心科学研究,因此辅导员要通过日常交流、问卷调查之类的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兴趣点,把这些兴趣跟专业学习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觉专业里的乐趣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2 学业困惑的解答者
学生成长路上,辅导员得做贴心人,要时刻保持敏锐洞察力并及时关注学生学业状态,光看成绩单不够,需通过日常谈心谈话、课堂观察、宿舍走访等多种方式全面知晓学生学习表现和遇到的问题。辅导员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要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说出困惑烦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辅导员要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像冬日暖阳暖其心灵,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有误,还是学习态度不正、受外界因素干扰,分析完原因后要跟上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辅导员可建议其课余参加辅导班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方法不当的可分享些有效学习方法,如制作思维导图、小组学习之类,学习态度不正的则要通过思想教育,帮其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和价值观,辅导员也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改进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学生处于解决问题的进程之中。
2 辅导员开展学业指导的具体策略
2.1 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动力
主题班会是集体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这需要辅导员精心策划、巧妙组织,其核心主题包括“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奋斗精神”等,辅导员可围绕这些展开,开展“理想信念”主题班会时,辅导员不妨先播放励志视频、讲述名人故事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对理想进行思考,接着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想、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和规划,辅导员总结发言,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阶梯,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途径,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个别谈心可是对学生个体思想问题精准的“诊疗”,学生各有独特性格、经历与困惑,辅导员得主动靠近学生去听他们的心里话,若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辅导员通过谈心就能探知背后诸如家庭经济有压力、人际关系有困扰、对未来迷茫等原因,不同原因要不同对待并给予个性化思想引导,学生若因家庭经济困难自卑且影响学习积极性,辅导员可讲些贫寒出身靠自身努力成功的例子,鼓励学生正视困难,化压力为动力,介绍学校资助政策与勤工俭学机会,让学生感受学校关怀支持,重树学习信心。
2.2 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各有差异且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理工科专业课程重逻辑推理与实验操作,辅导员能组织学习技巧讲座,邀请专业教师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分享掌握公式推导、解决复杂数学问题、进行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方法,讲解数学公式推导时,可介绍从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推导公式的思维过程以及多做练习题加深公式理解与运用的方式,文科专业课程强调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与人文素养积累,学习方法侧重大量文献阅读、笔记整理、知识框架构建和写作水平提高,文学类课程学习中,可教学生精读经典文学作品,分析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通过写读书笔记和文学评论提升思考与表达能力,学习经验交流会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会上学生能分享不同学科学习的独特方法与技巧,有学生擅长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将复杂知识体系以直观图形呈现便于记忆理解,有的学生善于制定详尽的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以确保按时完成每个学习任务,学生们交流后能取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3 深化专业认知教育,明确学习方向
学生开启专业学习之旅,专业认知是基石,只有深入了解专业全貌才能明确前行方向、学业上有的放矢,辅导员要积极搭建平台,帮学生深化专业认知。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教师与辅导员扮演着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关键角色。专业教师研究深入且经验丰富,他们能从专业视角给学生解读专业课程体系,分析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框架。辅导员则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还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成长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地过程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2.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业压力应对能力
高校学习生活中学业压力随时跟着学生,学生若应对不好,身心健康和学习状态可能受负面影响,辅导员得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应对学业压力能力当作重要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要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基础,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情况、既往心理问题史等资料,为每个学生建立专属心理档案,并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使用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这种专业心理测评工具全面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依据普查结果及时找出有心理问题或者潜在心理风险的学生,为后续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应对压力方法,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是个有效法子,讲座内容可包括学业压力来源、影响和应对策略这些方面,分析课程难度、考试压力、未来就业竞争等导致学业压力的因素,让学生明白压力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详细讲解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和心理调适技巧,像情绪管理这块,教学生识别自己情绪,用积极思维方式看问题,避免掉进消极情绪的坑,在放松训练方面,介绍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之类的方法,以便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能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结束语
总之,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人才质量要求提升的当下,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学业指导中角色关键且不可替代。从学业规划引导、困惑解答,到学习方法传授、专业认知拓展,再到心理健康守护,辅导员全方位、多层次指导,为学生搭建学业成功桥梁。文章经对辅导员视域下学业指导工作的探索研究,需要更明确其职责使命、独特优势与潜力。辅导员的付出与引导,既助学生解决当下学业难题,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习惯与积极心态,为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徐雯靖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以云南某高校为例 [A]. 2024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C].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2024: 654-657.
[2] 孙娅晴 . 基于辅导员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学业预警问题研究 [J]. 山西青年 , 2021, (18): 66-67.
[3] 陈小林 . 辅导员视域下资助育人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新模式的思考——《新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资助育人工作理论与实践》[J].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42 (04): 1239-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