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引方向,“融”育素养
甘思慧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527400
一、“标”引方向:明确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
(一)培养综合素养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其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等多方面能力。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学科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数学与美术的融合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几何图形来深入理解数学中的空间观念;在数学与科学的融合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理解数学中的比例和测量。
(三)促进知识迁移
跨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也能为数学学习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融”育素养:实施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挖掘融合点,设计融合课程
要实现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融合点。在此基础上,设计融合课程,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例如,在数学与语文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中的数学元素,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在数学与音乐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节奏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节拍和周期。在数学与体育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的规划和实施,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距离、速度和时间等,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编程软件或数学软件,让学生亲手操作,通过编程来探索数学规律,增强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1]
(二)创设融合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创设融合情境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融合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将数学与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一场足球比赛,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同时,通过亲自计算进球数、射门次数以及可能的其他相关数据,来深入理解数学中的统计和概率概念;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编程软件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中的算法和规律,通过编写程序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学原理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开展融合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融合活动,如数学与科学的实验探究、数学与艺术的创作展示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项“数学与环保”的融合活动,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计算和规划如何减少纸张浪费,或者通过统计和分析家庭垃圾的产生量来提出环保建议。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还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 在数学与艺术的融合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数学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创作,或者通过音乐节奏来理解数学中的数列和周期,这些活动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些融合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对各科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案例
(一)数学与科学的融合案例
在教授“比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指导他们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对一系列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进行精确测量。学生们通过这些数据,进一步计算出物体的长宽高比例关系,从而深入理解比例的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探究比例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学生们被引导去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分析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他们也被鼓励去研究动物的体型比例,比如不同种类动物的肢体长度与身体大小之间的比例。[3] 通过这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比例,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认识到比例在自然界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从而对比例这一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二)数学与艺术的融合案例
在教授“几何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创作展示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来绘制、拼贴或雕刻几何图形,并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这种融合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们纷纷发挥创意,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作品。有的学生利用彩色纸片拼贴出精美的几何图案,有的则用画笔在画布上勾勒出各种几何形状的组合,还有的学生甚至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几何图形的立体雕刻。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了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通过这次创作展示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与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作品。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挖掘融合点设计融合课程,创设融合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开展融合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我们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有效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更多可能性和实践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叶晓玲 . 多元整合,拓展数学学习深度、广度、效度——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初探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22(09):9-11.
[2] 冯永权 , 马骏 . 跨学科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程设计策略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2,1092(09):157-159.
[3] 刘庆伟 , 周萍 . 小学数学知识建构教学的课程导向:跨学科综合实践教学 [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2,32(05):23-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