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施工技术
刘国
浏阳市梅田水库管理所 湖南长沙 410000
在水利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实际施工开展时,要注重对先进施工技术的引入与应用,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负荷性,避免发生泄漏现象。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通过对其进行应用,能够将水流引离施工区域,减少水流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
1采用导流施工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
施工人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施工情况,结合采用设备的具体特点,科学应用导流施工技术,合理划分水利工程施工内容,控制施工成本。将导流施工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合理,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永久与临时设施结合
若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临时设施,要合理应用,将其与临时设施进行结合,在施工现场布置建筑物时,要协调好各种建筑物,从而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合理发挥。
1.2 选择合理导流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开展时,施工人员要依据水利工程具体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导流施工技术,从而确保施工安全,能够在工期内竣工 [1]。
1.3 消除外界各种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期间,要尽量消除外界各种因素影响,避免导致水利工程无法依据规范开展施工。
2水利工程采用导流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2.1 勘察施工环境
正式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前,要安排专人勘察施工现场情况,特别要明确水坝水流参数,做好相应统计工作,以供后续施工使用。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勘察任务包括水利工程所在区域地形地貌、河流走向等各项多项内容。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复杂河流、地形等各项信息,如果简单采用二维图纸,难以完成精准分析。面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在勘察施工环境时,可以采用BIM 技术,构建三维模型,这不仅能够提高各种数据可视化,而且能够为后续制定导流施工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消除施工中的风险 [2]。此外,施工人员还要做好地形测量作业,统计通过测量获取的数据,这也是编制施工方案的关键环节。
2.2 测量放样
开展施工前,要依据施工图纸上标注内容,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出入口闸门位置,完成相应测量放样作业,确定施工位置的各项参数。开展测量放样期间,要采取测量和标记方式,明确施工位置和尺寸。开展测量放样作业时要做好如下工作:
施工人员要依据图纸上坐标和尺寸信息,采用测距仪和测量尺,完成相应测量工作,再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具体要求,通过测量明确导流通道出入口,以及闸门的具体位置,做好相应标准工作,以供后续施工使用[3]。
开展实地放样作业,采用标杆、标线等工具完成标记,而且在施工中,要依据施工现场情况,做好相应分析工作,确保导流闸口稳定。
3水利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导流施工技术
3.1 隧洞导流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作业面的上下游都要修筑围堰,在河岸中开展开挖隧洞施工作业,若水流较大,水流进入隧洞后,能够向下流动。施工人员在布置导流隧洞前,要进入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全面勘察,明确水流和地形情况,以此为依据,开展后续设计工作,保证隧洞面积充足,依据施工内容,改善隧洞情况,保证水流流动顺畅。
隧道要以直道为主,若必须转弯,半径与洞宽比例应当控制在 5 :1,以免出现横波,同时这也能够避免流线发生中断,避免部分区域真空,保证在施工中,隧洞能泄流不会出现异常情况。隧洞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之间距离不得小于 5m,以免围堰受水流冲刷,发生严重损毁。例如,某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水工建筑修建在河道上,开展施工作业时,临时采用挡水建筑截断水流,但是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由于隧道进出口与围堰相距较近,受水流冲刷影响,围堰稳定性遭受破坏 [4]。因此,实际施工开展时,在导流隧洞出口区域,要设置临时围堰,不得采取衬砌方式处理。为了水流顺畅,一般在施工中会通过光面爆破方式进行处理,采取这一方式施工,一方面可以加大泄水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隧洞施工成本。
如果在山区开展水利工程施工,考虑河谷狭窄、河道陡峭等情况,在施工中可以采用隧洞导流法施工。需要注意的是,隧洞在实际应用期间,泄水能力有限,当汛期来临,水流量较大,此时,仅依靠隧洞泄水,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因此,要开辟其他渠道泄水,保证施工能够顺利完成,避免由于水流量过大,引起安全事故。
永久隧洞进口较高,导流隧洞进口则较低,因此,在施工时,可以先挖掘底高程导流隧道,将其连接永久隧洞,导流结束后,可以堵塞导流隧道口,而永久隧洞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在这一情况下,不需要挖掘专门用于导流的隧洞,若受施工影响,必须进行导流,完成导流后,应当通过堵塞方式处理 [5]。
3.2 明渠导流
在河岸上开挖渠道就是明渠导流,在基坑上下位置都要设置围堰,当上游水流较大时,水流通过渠道能够流向下游。水利工程施工中,如果采用明渠导流,应当尽量缩短轴线,确保施工方便。泄流期间,需要保证水流顺畅,不得存在阻碍,以免出现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施工区域,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泄水环境。为了避免明渠进出口受到严重冲刷,导致迎水面围堰遭受破坏,应当将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距离控制在 50-100m 。此外,为了避免渠中水流深入基坑,水面与基坑水面间距离要超过明渠水面与基坑水面距离的 2.5-3.0 倍。明渠导流主要适合应用在河道岸相对平缓区域,在施工中,要合理应用老河道,也可以在河流弯道区域开展施工作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将弯道修直,利用这一方式施工,可以降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
3.3 涵管导流
在枯水期布置涵管,枯水期可以修建小规模围堰,若条件允许,也可以不修建围堰。完成涵管修建后,开展修建上下游围堰作业,当上游水流较大时,水能够通过涵管流向下游。
此外,采取压实方式处理涵管外壁防渗填料,在这一期间,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施工质量,确保采用的涵管不会发生渗漏现象。由于枢纽布置与建筑物形式有所不同,而且施工会受周围环境影响,因此,施工人员要合理布置施工导流。例如,采用分段围堰法进行导流,利用坝体缺口和孔底,完成泄流,进入导流后期时,可以利用全段围堰泄流。可见,实际施工时采用导流法,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导流法,确保施工开展的合理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会受许多因素影响,水流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其会降低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实际施工开展时,施工人员要依据水利工程具体情况,合理应用导流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合理性。施工人员将导流施工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中,要编制合理施工方案,后续施工要依据编制好的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能够高效完成,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小扬 . 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高新科技 , 2024, (09): 152-154.
[2] 郭孟允. 浅析导流及围堰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23, (06): 182-183+186.
[3] 刘涛 . 探究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3, (10): 140-142.
[4] 王景礼 . 探究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珠江水运 , 2021, (11): 79-80.
[5] 高峰 . 施工导流和围堰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J]. 海河水利 , 2021, (02): 98-100+107.
作者简介:刘国(1977.9-),男,汉族,本科,湖南浏阳,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