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数字化资源赋能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高芹
乌拉特前旗第七小学 014400
一、音乐数字化资源在小学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现状
音乐数字资源在小学的精神卫生课程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地使用,而现在,小学的精神卫生课程大多是通过常规的课堂和课外的方式进行的,包括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1]。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学校将在线音乐、音频治疗课程和互动学习平台融入到了自己的课堂中,这种音乐资源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情绪共鸣,帮助他们减轻他们的紧张和紧张,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 [2]。所以如何对资源进行合理地整合,加强师资的培养,是提高数字音乐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效使用的重要途径。
二、实践设计:以数字化音乐资源支持心理健康教学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实践设计里,教学目标设定围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情感表达能力展开:要包括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概念、认识自身情绪并学习简单情绪调节技巧,旨在结合音乐数字化资源激发学生音乐创作与表达兴趣以使其能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勇敢表达内心感受,还需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最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音乐艺术的有效结合。
(二)音乐资源的选择与整合
在选择音乐数字化资源方面,需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综合考量,选择涵盖经典音乐、流行音乐、自然音效等多元化音乐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另外,利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教育资源选取适宜音乐教学材料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来丰富课堂内容;此外,整合音乐创作软件、在线平台等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提供创作与分享机会,使其于音乐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以增强心理健康课堂实效性。
(三)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课堂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音乐数字化资源设计多样化互动环节,可设置“音乐情绪表达”活动鼓励学生依据不同音乐片段分享自身所感情感,或开展“音乐创作大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与心理健康主题相关歌曲;在实施过程中需关注学生参与度与反馈,通过观察与互动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音乐引导下积极参与并获成长;此外,活动结束后可设立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对彼此创作给予反馈,增强自信与合作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实践过程中的观察与反馈
(一)学生参与度与课堂氛围
在课堂实践中,借助音乐数字化资源的引入,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且课堂氛围愈加活跃,于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时表现出更高积极性而主动参与讨论和活动,通过聆听音乐、讨论情感或进行音乐创作打破以往传统授课单一模式并减少课堂压抑感,再加上团队合作活动的设计促使学生间互动更频繁,其于分享中增强彼此信任感与归属感,进而营造出轻松愉快学习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音乐数字化资源应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积极变化,借助音乐活动使其情绪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而能更轻松描述自身感受且不再惧怕讨论心理状态,同时通过与同伴互动锻炼社交技能且团体活动增强合作意识与人际关系,教师观察到参与课堂学生在情绪管理上变得更成熟且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显示出更强应对能力,这些积极变化不仅于课堂内有所表现更逐渐扩展至学生日常生活中,体现出音乐活动对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
(三)教师自我成长与教学策略调整
本次实践过程中,教师自身随着音乐数字化资源应用的深入经历显著成长与反思,逐渐意识到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重要性并开始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于教学过程中增强对学生情绪的敏感度且学会通过观察和反馈来调整课堂节奏与内容,此外积极参与音乐创作活动既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又增进与学生互动,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逐渐形成灵活多样教学风格,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坚实基础。
四、实践反思:音乐数字化资源的优势与局限
(一)音乐数字化资源的促进作用
将数字音乐资源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多种特殊的推动效果:一是将丰富的感知体验导入到了教学中,使得精神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通过音乐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有效地表达和释放,帮助他们对自己的精神状况进行更好的认识和控制。另外,由于采用了数码技术,所以,它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它可以激发我们的热情和创造力,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我们之间的感情联系,提高我们的课堂凝聚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实施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在运用数字音乐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由于技术设施的不健全和网络的起伏,导致了在使用上经常出现问题,因此,老师可以事先对其进行设备检测,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另外,有些同学对于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有些人因为缺少信心而显得比较内敛。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体活动来帮助同学们在团体中相互扶持,从而减轻他们的参加压力。同时,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方面,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加强对音乐资源的了解和利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对未来课堂教学的启示
这种实践经验给今后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以下几点启发:第一,与音乐数字资源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健康教育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老师们应该不断地探讨如何更加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其次,老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的需要,对课堂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进行适当地调节;三是要强化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培养,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音乐与精神卫生的融合;四、家校的协作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可以将更多的家庭成员纳入进来,以形成一种合力,让孩子们的精神卫生得到更好地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数字化资源于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升学生情感表达及社交技能,虽面临技术、参与度等挑战,但通过持续资源整合与教师培训能实现其更广泛应用,未来需加强家校合作以促进音乐资源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从而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及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 ; 张哲 . 数字技术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2023(1).
[2] 王祎 .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J]. 北方音乐 , 2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