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陈思圆
南部县第四小学 四川南充 637300
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课堂教学中目标、活动与评价的协调统一成为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维度。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模糊、学习过程离散、评价反馈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视角,为解决三者割裂问题提供了系统性方法论。本研究从理论建构出发,着力探索教学要素的内在关联机制,通过构建“目标锚定—过程嵌入—评价反哺”的循环模式,推动课堂教学从经验驱动向专业设计的范式转型,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辟新路径,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一、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设置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设置需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与学习过程的内在关联,聚焦目标导向、过程调控与效果检验的协同统一。评价指标的设计应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从知识理解、思维发展、实践迁移等多维度细化观测点,强调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的精准对标、学习活动的深度嵌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动态适配。结合《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特点,教师要从知识理解、技能运用及思维发展三个维度建构观测体系。针对小数概念本质,设定“生活情境中识别小数意义”“直观模型与符号表达间的转换能力”“简单小数运算的逻辑表述”等具体指标,通过课堂问答、操作实践、问题解决等场景动态采集学生表现数据,确保评价内容与“数的认识”核心目标精准对应[1]。
二、以教学需求为参考,设置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设定需紧密对接教学目标与学习活动的本质要求,围绕知识建构、思维激发与素养发展三个核心维度展开。评价内容应立足学生认知规律,涵盖课堂参与、问题解决、迁移应用等关键环节,通过设计层次分明、指向清晰的观测要点,确保评价任务既能真实反映教学目标达成度,又能有机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形成“目标牵引—评价嵌入—反馈调节”的动态机制。针对小数学习中“生活关联感知”“数形结合理解”“符号化表达”等关键内容,设计指向清晰、层级分明的评价观测点,例如能否在购物情境中准确读写小数、借助图形模型解释小数含义、灵活运用小数解决简单比较问题等。通过将评价自然融入新知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教师可借助课堂提问、操作记录、问题解决任务等多样化方式,即时观测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深度及思维发展状态,同时依据评价结果优化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与活动设计 [2]。
三、以教学实效为参照,设置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设置需以目标导向为核心,遵循过程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将评价活动与教学环节同步设计,采用课堂观察、互动问答、任务表现等多元化评价工具,构建“嵌入式”评价机制,使评价贯穿于知识探究、思维训练与能力养成的全过程。针对小数概念的生活化感知、数形转化及简单应用能力,可采用课堂即时问答观察学生能否正确描述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含义,通过操作活动记录分析学生使用米尺、货币模型等工具表示0.1、0.5 等小数的准确性,设计购物情境中的比价任务评估其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性。教师同步结合小组合作中的互动表现与个性化练习反馈,既捕捉学生对小数位值理解的思维盲点,又关注其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符号的迁移能力发展。这
种将诊断性提问、实践性任务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为教师动态调整直观演示与分层指导提供依据,又能帮助学生通过评价反馈明晰小数学习的进阶路径 [3]。
四、以评价转化为目标,设置教学评价反馈机制
在“教—学—评”一致性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反馈机制的设置应以目标为导向,基于动态追踪与双向互动原则,构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闭环系统。通过设计多维度的即时反馈工具,如课堂观察记录、学习行为分析及阶段性成果评价,持续捕捉学生对知识理解、思维方法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实时表现,并将反馈信息与教学目标精准对标。在《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堂即时观察、作业多维分析与定期分层检测,动态追踪学生小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例如,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快速反馈学生对“价格标签中 0.5 元的意义理解”是否准确,利用实物操作记录单分析其在“米尺上标注 0.3 米”时的思维误区,结合课后练习中“比较0.6 与0.06 大小”的错误率调整后续教学重点。针对典型问题设计“错例对比讨论”“分层巩固任务”等反馈活动,如引导学生在购物情境中复现错误并修正,或通过货币换算游戏强化小数点位置的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评”一致性框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目标为导向,立足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通过精准设计教学、动态嵌入评价与即时反馈调整,构建教学过程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始终聚焦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评价不再局限于结果判定,而是转化为诊断学习路径、引导思维进阶的工具,形成“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动态循环。整体来说,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闭环机制,既强化了知识建构的系统性与逻辑性,也为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 杨巡.“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以“平均数”为例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3(31):146-149.
[2] 何海芹 .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 [J]. 小学生 ( 中旬刊 ),2024,2(08):43-45.
[3] 钟文婷 .“教—学—评”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以“百分数的应用”为例 [J]. 理科爱好者 ,2024,13(04):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