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社会保险基金是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有力支撑
刘军
安徽省巢湖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238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越来越大,保障基金的安全已成为社会保障制度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做大做强社会保险基金,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又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因此深入探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做大做强的路径,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一、做大做强社会保险基金对保障基金安全的支撑作用
从物质基础、运行效率和抵御风险三个方面来看,社保基金做大做强是保障基金安全的核心保障。在物质层面上,以多元化开放的方式扩充基金规模,形成充裕的“资金池”,可直接减轻老龄化造成的支出压力,弥补短期收支缺口,规避流动性危机,为基金安全奠定物质基础。在效率层面上,将精细化节流和专业化投资增值相结合,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增强资金“自我造血”能力,减少对单一融资渠道的依赖,增强安全运营的韧性。在抵御风险方面,通过扩大规模和优化运作来促进制度的完善,比如建立跨部门监管和智能防控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资金挪用、违规支出等风险,形成“规模保证—效率提高—风险防控”的协同机制,保证基金的长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
二、做大做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多元协同开源体系”,以规模扩容夯实基金安全物质根基
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需要有足够规模作为保障,“多元协同开源”可打破单一融资渠道,提高基金应对收支压力的韧性。单一融资模式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和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基金规模增长乏力;多元协同开放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注入机制 [3]。
例如,在政府层次上,需优化财政投入和国资划转机制,把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纳入年度预算,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同时,扩大国有资本划转范围,将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股权按 10% 以上划转到社保基金,探索国有资源收益(如国有企业利润、土地出让金等)按比例划转到社保基金。在市场方面,加强税务部门的征管力度,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消除“漏缴”、“少缴”的现象,并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在社会方面,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捐赠渠道,给予企业和个人定向捐赠税前抵扣优惠,试点发行社保专项债券,弥补资金缺口。
(二)推行“精细化节流提效策略”,以支出优化巩固基金安全运行能力
“精细化节流提效”是社保基金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维度,盲目扩大支出或使用效率过低,将加大基金的收支压力,甚至引发基金的安全风险;而精细化节流提效则是通过对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对资金进行精准配置,不仅可以保证薪酬按时足额发放,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
例如,在待遇发放方面,要建立养老金的精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养老金的增长与 CPI 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相结合,避免过分依赖行政调节;加强对特殊工种和因病退休等提前退休情形的审核,利用多部门数据(如体检报告、工龄证明等),严格控制福利滥用,预防基金违规支出。在医疗费用控制上,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实行按病种分组支付,控制过度医疗和重复诊疗;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医保基金智能化监管平台,对虚假诊疗、重复报销、超范围用药等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筛查,对就诊频次高、费用异常支出情况进行自动预警,及时追回违规资金。同时,完善基金支出审核程序,建立“申请 - 验证 - 发放 - 回访”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对各个环节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进行详细的规定,通过交叉核对和定期抽查等手段,确保支出符合规定,用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三)搭建“专业化投资增值架构”,以收益提升强化基金安全内生动力
“做强”社保基金的核心支撑是专业化的投资增值,科学地进行投资,不仅可以提高基金的抗通胀能力,还可以为基金的安全提供内生动力。
例如,在投资组合的优化方面,可根据基金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对固定收益、权益和另类资产进行适当的配置。适当增加 A 股和港股通优质资产的配置比例,在目前的 40% 上限上探索放宽,选择业绩稳定和成长性好的股票,可以获得长期增值;可选择的多元化资产可以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债券,不动产投资信托等领域,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在投资管理制度方面,组建由金融专家和社会保障学者组成的专业投资团队,构建“决策 - 执行 - 监管”相分离的投资管理框架,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国际一流的资管机构参与投资组合管理。建立动态风险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市场波动、信用风险等对基金资产产生的影响,设置风险预警阈值和止损线,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对极端情况下基金的承受力进行模拟,保证投资能够在安全的范围内获得增值,为基金的安全注入内生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对于保障基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切实保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还可以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动力,为构建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井金 . 探究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乡镇企业导报 ,2024,(23):99-101.
[2] 齐鹏 , 韦辉 .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问题与治理 [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5,37(04):116-125.
[3] 肖越文 . 内控视角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防控优化研究——基于 Y区社保经办机构的实证分析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5,(07):73-75.
[4] 张学晶 . 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的思考 [J]. 市场瞭望 ,2025,(05):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