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策略

作者

张光军

重庆两江新区翠云小学校 重庆 400000

校园是学生和老师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校园卫生环境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老师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更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创建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校园环境卫生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情况:

1.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我校小学生共 100 人,在学校周边小摊买零食及垃圾处理方式情况如下表:

2.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我校小学生共 100 人,同学们对学校内见到纸屑的态度情况如下表:

同学们见到纸屑后的态度情况表

(二)校内环境卫生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学校操场上、公共过道、墙角处等垃圾随处可见,天花板上到处是蜘蛛网,墙壁上有乱涂乱画,厕所便槽里有污垢,教室里扫帚、拖布等清洁用品东倒西歪的乱放,课桌摆放不整齐等现象。

二、校园环境卫生存在的原因:

(一)卫生习惯的养成。

1. 家长:由于我校孩子的家庭大部分是农转非的这种特殊情况,家长在农村随处扔垃圾习惯了,长此以往,也让孩子形成了随处扔垃圾的习惯。

2. 老师:班主任老师教育管理不到位,长期这样,放纵了孩子的卫生习惯。

(二)学校周边小卖部卖零食。

由于零食便宜,味道又很“香”,有些同学禁不住诱惑就去购买。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零花钱管理不严格,孩子把很多零花钱都用在了买零食上。

(三)老师的榜样带头作用不到位。

在学校,老师要求学生不要乱扔垃圾,看见有垃圾主动弯腰捡起来扔垃圾桶里去,但我们老师并没有做到,偶尔有老师甚至还乱扔垃圾,看到有垃圾,有些老师直接跨过去了或视而不见,并没有主动捡起来,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学生也跟着这样。

三、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策略。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实行校长带头,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管理人员为各小组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组成校园环境卫生专项检查小组,随时随地对校内任意角落检查。全校师生共同行动起来,层层负责,落实到人,明确标准,评比考核的管理办法。根据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由后勤处、德育处两个部门专门管理环境卫生。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学校通过健康教育课、班会课、校园广播、宣传栏及全校的集会等方式加强全校师生的校园环境卫生文明习惯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大家明确实施校园清洁卫生的目的和重大意义,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三)教师以身作则,班主任加强管理,要落实到每个班级上。

教师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不乱扔垃圾,并在看见有垃圾时,主动弯腰捡起来扔垃圾桶里去,长期这样言传身教,孩子也会不断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坚持每天两扫除,每周一大扫除,要参与学生的扫除工作,无卫生死角,并现场监督、负责及指导。

(四)禁止学生吃零食及带零食进校园。

学校禁止学生吃零食,更禁止带零食进校园,从源头上控制。在校门口设立第一道检查关口,由学生大队委的人员检查,在教室门口设立第二道检查关口,由班长或生活委员检查。

(五)细化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1. 量化并评比班级环境卫生工作。

校园环境卫生监督小组成员、德育处和“红领巾监督员”按照清洁卫生标准,干净、整洁、整齐,每天对每班进行不定时的清洁大检查,并进行量化评分。每天小结,每周五评比并公布环境卫生清洁最好的班级和最差的班级,对表现好的班级进行奖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在清洁环境保洁方面做得特别好的个别同学进行重点表扬,颁发“环保小卫士”荣耀称号,发挥榜样的作用。

2. 专人每天督促和检查物业保洁工作。

学校后勤处要安排专人每天督促和检查保洁人员的工作,严格按照《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里的卫生检查标准执行,并每天消毒,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学校校园卫生环境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窗口,只有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齐心协力,共同使校园变得干净、整洁、优美。

参考文献:

[1] 强化生活垃圾治理让校园环境更加整洁.《现代交际》.2015 年6 期. 王晶 .

[2]《环境卫生学》,杨克强,人民卫生出版社,215 页

[3]《卫生管理学》,杨士保,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医学学院教材,19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