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培智绘画与手工课堂中的应用
白利荣
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 011700
培智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在于帮助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逐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习适应力。绘画与手工课程在培智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表达与审美体验的渠道,还能在动手实践中促进其认知发展和协调能力培养。在传统课堂中,教学往往以结果为导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容易被忽视,课堂氛围单一,参与度不高。体验式教学强调“在做中学”“在感受中学”,通过创设情境、调动感官和融入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为真实和生动的体验。这一教学理念与培智学生的学习特点高度契合,为绘画与手工课堂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动力。
一、体验式教学理念与培智课堂的契合性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在感受中学”的教学理念,它突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真实体验,强调通过情境创设、感官调动与情感投入,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建构知识与技能。培智教育对象由于智力发展迟缓,普遍存在理解力有限、注意力分散、语言表达不足等特点,但同时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和具体操作活动具有较高的兴趣与敏感度。绘画与手工课程本身蕴含丰富的感官体验和创造空间,能够通过色彩、形状、材料的直观刺激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在动手实践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体验式教学与培智课堂的结合,使课堂不再单纯依赖知识传授,而是通过真实的劳动体验、艺术创作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在情感上产生愉悦和满足,从而有效提升课堂的参与度与教学实效。
二、体验式教学在培智绘画课堂中的应用路径
(一)创设真实情境,引发绘画兴趣
绘画对于培智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更是他们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通过抽象的讲解理解绘画任务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体验式教学的理念,通过创设真实而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例如,在教授《我的家》主题绘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的小花园,观察真实的房屋、花草和环境,让学生在触摸、观察和感受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再引导他们将所见所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通过语言提示、肢体示范和情境营造,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中自然产生绘画的冲动。真实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绘画活动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萌发兴趣,从而进入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强调感官参与,丰富绘画过程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对于培智学生而言,单一的视觉指导往往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整地完成绘画活动,而触觉、听觉等多感官的融合体验能够有效补偿他们在抽象思维上的不足。例如,在学习绘制水果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触摸苹果的圆润、香蕉的弯曲,甚至闻一闻橘子的清香,在真实的感官体验中建立起对物体形状和特征的直观印象。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触摸和嗅觉获得的体验转化为画面表现,这样绘画的过程不仅仅是“看着画”,更是一次全身心的感官探索。通过感官的深度参与,学生能够在绘画中保持更高的专注度,同时他们对颜色、形状和结构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对于一些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多感官的体验能够强化信息输入,使其在脑海中形成更加牢固的印象,进而提升绘画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三)注重过程互动,培养表达能力
在传统绘画课堂中,教师往往重视作品的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体验式教学强调互动性,主张在绘画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展示空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示范等方式,鼓励学生在绘画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例如,当学生画一只小鸟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描述小鸟的颜色、动作,并通过提问“你觉得小鸟在做什么?”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互动,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互相观摩和交流,表达自己对图像的理解。通过这种互动,学生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得到锻炼,还能够在交流中拓展思路,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对于培智学生来说,绘画过程中的互动有助于打破沉默与孤立,培养他们勇于开口表达的习惯,并在交流中建立起自信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重视每一次微小的表达,给予积极反馈,帮助学生体验到表达的价值与乐趣,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在绘画课堂中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四)融入情感体验,提升审美感知
绘画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审美的体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投入,这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尤为关键。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画面之中,让作品成为他们心灵的真实写照。例如,在“我喜欢的季节”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春天花开的喜悦、夏日游玩的快乐或秋天落叶的宁静,再通过色彩和形象来表现这些情绪。学生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对色彩和构图的敏感度,还在心理层面获得了情感释放与审美享受。教师在评价作品时,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而不仅仅是画面的完整性或技巧的熟练度。通过肯定学生在情感层面的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同感。情感体验的融入让绘画课堂成为一个富有温度的空间,使学生在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审美意识和艺术感知力。
结语
体验式教学为培智绘画与手工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以多感官参与丰富学习过程,在互动中促进表达,在情感体验中提升审美,使课堂不再停留在结果导向,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内在成长。培智学生在真实、生动的体验中获得了观察与表达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专注与合作,在情感融入中增强了自信与愉悦。这样的课堂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更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锐 . 体 验 式 教 学 在 培 智 课 堂 中 的 运 用 [J]. 现 代 特 殊 教育 ,2018,(03):51-52.
[2] 庄一凡 . 新课标下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J]. 大众文艺 ,2025,(0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