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小学班主任分层管理策略研究
苟巍
江津区稿子小学校 重庆 402263
前言:
在小学阶段中实施分层管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实现健康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中班主任需要掌握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等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管理措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需求,为个性化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
一、学生个性化发展下的小学班主任分层管理意义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阶段,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实施分层管理可以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活跃情况等方面入手,完成层次划分工作,制定出可行的管理措施。如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较快,班主任可以布置拓展性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节奏相对较慢的学生,可以从巩固基础、鼓励性反馈等方面入手,保障管理的精准化,为不同学生制定出适合的成长方案,满足因材施教要求。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小学阶段将学生放置在与自身水平相吻合的环境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收获成功的概率。且对于学生来讲,通过自身的努力,分层任务中获取成绩时,能够产生成就感,并转化成为自信心与继续学习动力。如部分学生的性格较为内向,而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可以让学生承担相应的任务,通过辅助其他小组成员,能够逐渐积累成功经验。随着自身的努力不断被认可,在自信心等方面逐渐增强,可以主动参与到班级探讨活动中。同时班主任需要利用好积极心理学理论,做好反馈工作,让学生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热情继续参与学习活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增强自信的效果,进入到良性化发展空间中 [1]。
二、学生个性化发展下的小学班主任分层管理策略
(一)做好学生分层工作
一是确定分层依据。首先,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如在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几何原理知识,而有些学生则需要反复讲解后才能掌握公式等知识点。只有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情况,才能实现精准评估目标。其次,关注学生的情感特征。可以说学生的情感特征对其在班级中的状态等有着直接影响。所以班主任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课间活动表现等做好学生区分工作,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点,为后续分层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最后,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对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其中包含自律性、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情况、时间管理能力等。如自律性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作业完成自主性等方面体现的。所以班主任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获取相关信息,实现对学生的精准化分层,支持分层管理工作开展。
二是使用分层方法。首先,动态化分层。在实施动态化分层时需要以发展性的眼光面对学生,转变传统的分层模式。如每学期设置 3 次阶段性评估,利用学业测试、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估。在动态化分层的支持下,可以反馈出学生成长情况,保障分层管理能够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其次,隐性分层法。实施隐性分层法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照顾学生的心理感受。所以班主任需要从日常管理工作出发,制定学生个人成长答案,准确记录学生分层信息,但是不会公开公布分层结果。如布置小组合作任务时可以结合分层情况协调小组成员,保障各小组具备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优势互补要求,构建和谐班级氛围 [2]。
(二)确定分层管理措施
1. 沟通策略
一是选择差异化沟通方法。因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所以在管理中需要使用差异化沟通方法。如面对个性比较内向的学生,可以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利用课间休息等时间,使用一对一交流方法,利用吻合的语气了解学生感受、学习中的问题等。通过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找准教育方向,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面对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可以使用具有挑战性的平等对话方式,增加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行为。二是使用多样化沟通活动。通过定期开展不同的沟通活动,利用小组座谈会、一对一谈心、班级微信群、在线沟通平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表达想法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沟通需求,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形成积极的情感联系。
2. 分层指导
一是做好学习指导工作。因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班主任开展分层管理时可以制定阶梯式学习目标,构建完善的指导方案。面对学习存在难度的学生,可以将目标细分成不同的任务,并安排其他伙伴进行课后辅导,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拓展性学习资源,推荐科普书籍等,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研究性任务,通过自主探究逐渐提升学习深度。
二是实施行为指导方法。由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各不相同,所以针对学生需要采取有效的行为指导策略。如面对行为习惯不佳的学生,可以制定出个性化的行为改进计划,确定出具体的行为规范,提出有效的行为改进目标。如一周内在课堂中的发言次数应当超过 5 次以上,或是每天需要及时整理自己的书桌等。通过制定行为记录卡,发挥班主任、家长监督作用,对于能够高效完成目标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自律性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其在班级中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如承担小组组长、班级中的纪律委员等,引导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活动组织工作,有效维护好班级的秩序,展现自身示范作用等。通过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具体活动中,能够提升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在不断锻炼与学习中逐渐提升自身领导能力,产生高度的责任感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开展分层管理工作,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管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所以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时需要做好学生分层工作,明确分层标准与方法,提出有效的分层管理措施,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能,强化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实现个性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英 . 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看小学班主任的个性化教育策略 [J]. 求知导刊 , 2025,(08):56-56.
[2] 张燕燕 . 王俊山 . 秦蓁等 . 个性化教育视角下中小学班主任育人行为的调查研究 [J]. 上海教育科研 , 2021, (008):49-54.
[3] 米玛卓拉.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分层管理的智慧与技巧[J]. 中华传奇,2019,(07):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