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与优化
余银辉
潮州市绵德中学 521041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用于引导问题、刺激学生作答反应和完成特定任务的情境为依托,测试和反映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情境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应用于日常教育称为“课堂情境”,应用于考试中称为“试题情境”。[1] 情境教学法最早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 1930 年代到1960 年代发展形成, 目前在各个学科都能广泛应用。
高中生的独立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传统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上课无趣疲乏,教学质量不高。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强、时政性强的学科,在高中政治课堂使用情境教学法能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未来的素养教学中,情境设计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核心教学专业素养。[2]
二、紧扣教学目标,优化高一政治课堂教学
高一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虽政治科目对他们并不陌生,但高中政治教材毕竟与初中政治教材理论知识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实际,紧扣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多增加一些日常生活与社会热点内容,确保情境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探究中情感提升,素养落地。如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据新课标内容,教师围绕总议题:“中国这十年(农村脱贫为例)谱写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设置子议题1 :对比十八大前后中国脱贫实践折射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 ;议题2 :“三农”产需端巨变折射了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议题3 :接续奋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折射新时代的态度与作为。每个议题都用丰富的情境素材展示,让学生通过探究树立对中国的信心,感受身在中国的幸福,明白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从国家到家乡,布置学生收集近几年潮州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存在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城市的发展变化、民生的改善、鼓励学生努力为家乡作出贡献。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本课程以丰富的情境内容,通过议题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教学目的。
三、依托教材资源,优化高二政治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情境创设需注重真实性,避免虚构。伴随着2021 年1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实施,高中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教材在 2022 年进入高二课堂,师生一起探究法律奥妙,领悟法治精髓,提升法治素养。基于法律知识中的专业术语也较多,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的情境也非常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考虑用好教材的情境素材,把教材里的内容理解透彻,包括教材中相关链接对有关名词的理解和知识拓展都需要学生理解清楚,所以高效的课堂需要学生利用好教材,课前要做足功夫预习,完成教材里面的探究与分享,课上教师可就探究与分享具体问题听听学生的理解,适当点拨,总结提升,再增加相关试题当堂巩固。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的教学也要重视教材中的探究与分析中的各道逻辑思维题的训练,教师要在“练”上下功夫,要求学生紧扣教材理解分析,在“练”上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当然,除了紧扣教材的探究与分析的情境教学,教师也可结合时政热点拓展情境,让课程内容活动化。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多关注新闻、时事等,及时地捕捉到有意义的热点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中。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是以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鲜活资源为基础、以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围绕议题,选择典型的时政素材,设计情境任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除运用好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活动,根据具体情况重新组合或重新设计,关键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如在讲第七课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设计总议题:如何继往开来,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子议题 1 :追忆过去,我国是怎样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子议题 2 :放眼未来,谈一谈我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子议题3 :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考虑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因议题 1 和 2 不是选用教材的情境,所以课前先依据上课课件编辑了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堂是请同学上台分享他们的活动成果,请台下同学点评台上同学分享的内容,课堂上这种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的方式,即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聚焦高考导向,优化高三政治课堂教学
高考命题以情境为载体,突出素养考查。高考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情境,高考命题情境设计精心,创新性强。如全国甲卷第 38 题树形结构清晰生动呈现了甲企业发展历程,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直击重大时政热点。而广东的命题也突出“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注重将考查内容、要求、情境与对学生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引导相融合。所以在高三复习中要以情境作为教学载体,培养学生分析情境的习惯,提高理解材料的能力,这是高考提分的关键。教师需精选权威时政素材(如《人民日报》《新华网》内容),或选取教材内容,或是学生的答案,设计立德树人导向的情境任务,进行议题式教学。
如一轮复习必修一的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设计了两个议题,议题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两个议题都展示了学生的答案,请学生分析答案是否合理,在对学生分析中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分析,肯定学生答中的部分,再引导学生补充,最后归纳答案要点。如议题二通过活动探究形成总结:可以从我国取得伟大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成就彰显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两个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贡献中国方案;坚定四个自信等方面思考。通过探究互动形成共识,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运用。高三复习采用议题式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也能训练提升学生的答题速度。广东卷近几年的文字量不断加大,而考试时间 75 分钟固定不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快速全面准确地提炼信息,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在平时加强定时阅读训练,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有效提取情境信息,紧扣设问解答。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适应学生认知规律,增强学习主体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该方法,能深化知识理解,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 .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中国教师》2020 年 34 期
[2] 陈友芳 . 情境设计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 年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