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思维之花: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融创策略

作者

张丹丹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那吉屯第五小学  162750

引言:

核心素养下需要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双向的,既包括教师自身,也包括学生方面。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数学学习的基本氛围,这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对学生来说,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要全情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不是在课堂之中应付差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付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对于学生来说,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要保持一种谦逊学习的态度,并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注重自身的思考与体验,这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点,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的关键点。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挖掘教材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学生不能总是依赖教师的引导,而且教师也不会总在学生的身边,那么在此时,选择一种合理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对学生来说,要在学习之中,对数学问题保持一定的探求欲,并在课程学习的环节,独立或者与其他学生共同配合完成一些简单的习题。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比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本节课开始之前,创设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在情境的建立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之中,每一辆汽车的车轮都是圆形的,为什么车轮没有其他的形状,并在提问之后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在分析的过程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圆形特点的把握展开。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时候,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课程的内容上,当然也要放在课堂氛围的感受上,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就可以对品质课堂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处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传统的放水、储水问题,可以说这是一道小学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一个水池之中,有一个放水的龙头、还有一个是上水的龙头,这两个龙头的流速不一样,防水的龙头的流速慢于上水的龙头,那么这道题目的问题是这样的,什么时候这个水池是属于满水的状态,那么学生在探究上面的这一个问题是,要明确本道题目的已知条件,就是上水龙头与放水龙头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另外水池的容积有多大 ,那么学生在明确上面的基本条件之后,就可以计算出本道题目的答案,那么从这道题的解答过程之中,能够看出教师营造一致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之中,充分感受的身边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融入到课程情景之中,自己的思维才会逐渐跟上。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思维

创设游戏情景,激发思维动机。因此,设计游戏情境,采用多种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提高学习成效。理解左右的相对性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而一年级小朋友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建模能力,结合学生学情整合学习资源,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结合具体的案例展开说明,如教学《四则运算》,教师可以引出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比如目前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像是 24*5, 79+31 ,教师可以鼓励班级之中的学生一口报出答案,那么学生在报答案的时候,会显得很轻松,那么教师可以在难度上进行增加,比如将这两个式子连起来 24*5+79+31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向学生讲述乘除法的优先运算,那么学生还是会先计算乘法,然后在计算加法,这就是学生建模能力的具体体现,那么教师在四则运算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之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建模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能够加深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四、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创造性地创设一些故事片断,易于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说概率论,学生在一个装有十个球的袋子之中摸出一个球,在这个袋子之中有红色与黑色两种颜色的球,红色有两个,黑色有八个,那么学生摸到红色球的概率有多大,学生按照概率论的一般原则,可以计算出该题的概率为五分之一,那么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可以在袋子之中装一百个球或者一千个球进行验证,那么概率论是符合大数原理的,学生在摸球实验的过程之中,会更加贴合这一数据,并且在数据运算的过程之中,能够明确一件事发生的具体概率,学生在本节课结束之后,可以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从上面的案例之中,笔者认为在一个数学问题之中,只有精心的设计一些问题,才会引导学生的思维,并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数学题目上,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当然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之后,自己的思维能够逐渐提升,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知识上,并在这一过程之中,能够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为自己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合理化的依据以及借鉴。

经历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十分默契;在交流方法过程中,学生自信的进行表达;在师生问答中,学生专注的倾听等等;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长期发展所需要的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培养,我们教师潜心研究提升自己,把深度学习当成常态内化为不断前行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薛小平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 [J]. 新课程导学,2013,(16):11-15.

[2] 齐洪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5):12-16.

[3] 王艳 .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的研究 [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