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避雷系统对高黎贡山雷击火预防的关键作用研究
王介华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678000
一、引言
高黎贡山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横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雷击火频繁发生,给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雷击火作为一种自然火源,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防火措施在应对雷击火时往往效果有限。因此,探索有效的雷击火预防手段,尤其是安装避雷系统,对于保护高黎贡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黎贡山雷击火成因分析
2.1 地理气候因素
高黎贡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海拔落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夏季,暖湿气流与山地冷空气交汇,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导致雷电活动频繁。同时,高黎贡山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为雷击火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2.2 地形地貌影响
高黎贡山山势陡峭,山峰林立,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雷电更容易在山顶、山脊等突出部位放电。此外,山区的土壤电阻率较高,不利于雷电电荷的消散,增加了雷击引发火灾的风险。
2.3 雷电活动特征
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统计,高黎贡山地区的雷电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夏季是雷电活动的高发期,且雷电强度大、频次高。雷电的直接击中或感应放电都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尤其是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火灾发生的概率更高。
三、避雷系统原理及类型
3.1 避雷系统原理
避雷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雷电引入大地,避免雷电对建筑物、设施和人员造成危害。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导电通路,当雷电云层接近地面时,避雷针等接闪器会优先吸引雷电,并通过引下线将雷电电流迅速传导至接地装置,最终将雷电能量释放到大地中。
3.2 避雷系统类型
直击雷防护系统:主要由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组成,用于直接拦截雷电,保护建筑物和设施免受雷电直接击中。
感应雷防护系统:包括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等,用于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
接地系统:是避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雷电电流安全地导入大地。接地系统通常由接地极、接地母线和接地连接线等组成,要求接地电阻值符合相关标准。
四、安装避雷系统对高黎贡山雷击火预防的关键作用
4.1 降低雷击火发生概率
避雷系统能够有效地拦截雷电,将雷电电流引入大地,避免雷电直接击中树木、植被等易燃物,从而大大降低了雷击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在高黎贡山的关键区域,如山顶、山脊、森林边缘等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直击雷防护装置,可以显著减少雷电直接击中森林的概率,从源头上控制雷击火的发生。
4.2 减少火灾损失
即使雷电击中了避雷系统,避雷系统也能将雷电能量迅速导入大地,避免雷电在森林中引发火灾。即使发生火灾,由于避雷系统的存在,火灾的规模和蔓延速度也会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了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降低了火灾扑救的难度和成本。
4.3 保护生态环境
高黎贡山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雷击火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物种灭绝等问题。安装避雷系统可以有效预防雷击火的发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
4.4 提高防火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避雷系统可以与森林防火监测系统相结合,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和森林火情。当雷电发生时,避雷系统能够及时将雷电信息传输到防火监测中心,为防火人员提供预警信息,使其能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同时,在火灾发生时,避雷系统的存在也有助于防火人员快速定位火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扑救方案,提高应
急处置能力。
五、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
5.1 典型区域防护成效
隆阳区潞江镇石梯村大坡头(东经 98 度 48 分 25 秒,北纬 24 度 56 分 11秒)和隆阳区潞江镇张贡雷打岩(东经98 度48 分5 秒,北纬25 度33 分29 秒)两处雷击火高发区域于 2023 年 1 月完成气象监测预警雷击火防御系统的建设安装。系统运行以来,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显示:
(1)系统累计成功拦截雷电放电 27 次,其中 10 次为可能引发火灾的高强度雷击;(2)安装区域及周边3 公里范围内未再发生任何雷击火情;(3)系统预警准确率达到 98% ,为防火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应急响应时间。5.2 防护效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 2020-2022 年与 2023-2025 年的监测数据:(1)安装前三年(2020-2022):累计发生雷击火情6 起过火面积达45 公顷扑救成本约120 万元(2)安装后三年(2023-2025):雷击火情发生率为0系统维护成本累计18 万元生态损失降为05.3 系统运行机制分析该防御系统采用三级防护体系:(1)一级防护:12 米高优化避雷针阵列,覆盖半径达150 米;(2)二级防护:分布式接地网络,接地电阻 ⩽4Ω ;(3)三级防护:雷电预警监测终端,响应时间 <0.5 秒。监测数据证实,该系统不仅完全阻断了雷击火的发生,还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为研究雷电活动规律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当地林业部门表示,将在高黎贡山其他雷击火高风险区域推广该防护系统。
结语
安装避雷系统对高黎贡山雷击火预防具有关键作用。通过降低雷击火发生概率、减少火灾损失、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防火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避雷系统为高黎贡山的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高黎贡山及其他类似区域推广安装避雷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避雷系统建设规划:根据高黎贡山的地形地貌、雷电活动特征和森林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避雷系统建设规划,确保避雷系统能够覆盖重点防火区域。提高避雷系统建设质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避雷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避雷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加强对避雷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宣传雷击火的危害和避雷系统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避雷系统在雷击火预防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避雷系统的防护效果和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与人为火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 . 李伟克 ;舒立福; 王明玉; 李威; 司莉青; 赵凤君; 李笑笑; 周暖阳. 林业科学,2024(04)
[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成因初探 . 武文杰 ; 孙福琴 . 内蒙古林业 ,2008(06)
[3] 如何防范高原高山林区雷击火 . 夏进荣 ; 王振佳 . 中国安全生产 ,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