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路径

作者

易令

巫山县官渡初级中学 重庆 404703

引言:

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初中班主任多关注班级管理,即便组织德育工作,同样存在德育内容单一、未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导致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未能得到合理培养。如今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根本任务,开展德育工作更成为不可忽视的环节。由此可见,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积极做好德育工作,是当前必须重视的内容。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挥榜样作用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率先做好发挥榜样作用环节。例如,从教师角度出发,班主任必须进行正确、积极地行为示范,即在班级日常活动中,不得随意迟到、早退。同时,注重衣着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规范个人言行,不在公共场合肆意表达妄悖言论。与学生沟通期间,既要放下“权威”姿态,与学生平等互动,又应当注重合理措辞,防止对思想品质、价值理念等方面产生错误引导,致使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和价值观,又能避免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从而阻碍政策学习和生活。若从学生角度出发,同学之间的榜样,依旧具备较强的激励作用。班主任应以学生为主体,持续提升学生榜样作用的影响力。比如,围绕学习、行为、社交三个方面,每周选出一名“榜样”。以行为方面为例,可选出一名在保持卫生、遵守秩序等方面表现优异,或在上述方面有进步的学生作为榜样。这种树立同龄榜样行为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可在被认可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正确价值观逐步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从而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

二、加强班级建设

加强班级建设是将德育工作与班级制度、班级文化相结合。其中,在制定班级制度时,班主任可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有效改善班级管理水平,又可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正向引导。例如,设计无人值守的“诚信驿站”。具体方法为,鼓励学生将多余的文具、书籍等放于“驿站”内共享,当物品被借用时,需遵守“自主登记”制度,即借用者必须自主登记。同时,物品借用和登记情况会在每周特定时间段进行公示,便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理念。或者,设置“班级制度优化日”,具体方法为,所有学生就班级制度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并在全班民主投票后,重新完善现有班级制度。该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归属感,又能有效增强责任意识。至于班级文化方面,不仅要将德育具象化,还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即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创造者转变 [1]。比如,设置“青春榜样墙”,用于展示和记录班级、校园内的正能量学生,便于从生活角度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引导。也可设计兼具警示和激励作用的“班史记录册”,由每周的班委会成员,负责记录一周内发生的所有与道德行为有关的事件。

三、组织德育活动

组织德育活动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手段之一。例如,设计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理念进行合理引导。具体方法为,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带领学生观看电视节目《大国工匠》,感受那些一线杰出劳动者的高超技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便于通过这些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意识,为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做好铺垫。也可结合不同季节,开展相关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在春季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绿植认养计划”,让每名学生都认养一棵班级内的绿植,并负责浇水、施肥、除草等方面。这种方式可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助力产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也有助于形成自我管理和抗挫折能力。或者,与社区达成合作,带领学生于社区内开展“义卖会”。具体方法为,提前准备一些塑料瓶、易拉罐、废旧衣服等物品。然后,由学生动手进行改造,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最后,由社区协助拍卖,并将获得的所有收益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和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等。

四、推进家校共育

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还应积极推进家校共育,便于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全方位培养。首先,完善家校协同机制。打造更加丰富的家校沟通渠道。例如,建立“家校共育”微信群,主要用于分享家庭德育教育指南、学生品德评估报告等,便于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行为和思想状况。同时,还可作为评估和纠正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主要依据。其次,引入技术手段。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品德方面的评价,极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可借助技术手段来解决此类问题。比如,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开发用于进行家校共育的 APP。期间,家长负责上传学生接受家庭德育后的行为,包括养殖绿植过程的视频、做家务的照片等。班主任需要在软件中对学生帮助他人、遵守秩序等文明行为进行标注和归类。系统则会在综合上述内容后,自动生成可视化报告,用于明确家校共育的成果。最后,实施实践育人。以家校协同为核心来设计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一次清理楼道广告、垃圾分类宣传等社区服务活动。也可鼓励学生在请教长辈后,制作和背诵“家训手册”。家长应根据学生行为与家训内容的契合度,书写并向教师分享针对家庭教育方面的反思 [2]。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开展德育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须正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应结合具体条件,合理完善班级制度、班级文化、课堂活动和家校协同等方面,才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进行全方位培养,确保能为形成良好综合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庆国 .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J].智力 ,2024,(20):60-63.

[2] 薛景秀 .“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J]. 文渊(中学版),2024(12):3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