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提升策略研究
柳然
天津市河长制事务中心( 天津市水政监察事务中心) 天津市 30007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深刻理解和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重大部署,事业单位应加强党建政工工作,将“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予以落实”[1] 和“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 [2],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当前,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新矛盾与新问题,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开展面临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唯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党建政工工作取得新突破。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研究了新时代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了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创新思路,旨在推动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创新发展。
1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现状研究
新时代呼唤新的党建政工思路和方法,要求事业单位不断创新党建政工工作,实现党建政工工作高质量开展。但结合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开展现状发现,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存在政治意识薄弱、党建政工队伍建设滞后、制度建设亟待完善等问题。
1.1 政治意识薄弱
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要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根本任务” [3]。新时代背景下,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将理论武装任务落实到实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信、真用、读原著、学原文、悟真理、知原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学会贯通、知信行合一,将“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深刻领悟转换为“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转换为落实党建政工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4]。但在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中,部分单位领导、党组织对党建政工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未能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导致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存在“制度上墙、职工放羊”的问题,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人员思想和行动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开展质量,凸显了部分事业单位政治意识薄弱。
1.2 队伍建设滞后
事业单位高质量党建政工工作开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党建政工人才的支持,引入和使用高素质人才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创新发展。但结合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实践发现,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年龄较大的职工稳当,不易出错,但由于其创新意识不强,对新事物、新思维接受度偏低,导致党建政工队伍建设面临新老断层、党建政工知识陈旧、党建政工开展方式默守陈规等问题,制约了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创新发展。
1.3 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事业单位党建政工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依赖于健全完善的党建政工制度作为保障和支撑。结合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实际,部分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存在党建政工部门职工年龄老化、身兼数职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建政工工作高效开展。部分事业单位未制定长效的学习培训机制,政工人员开展党建政工工作依赖于既有知识开展,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较为突出,凸显了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制度建设滞后,缺乏长效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党建政工工作机制,造成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既管不住事、也管不住人的困境。
2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提升策略研究
针对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应从加强理论学习、加强队伍建设和健全党建工作制度等方面着手,着力提升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创新性、实效性。
2.1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工队伍工作专业性
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干部队伍”。重视和加强党建政工队伍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与基本经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党组织应贯彻学习、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将政治标准摆在首要位置,选优配强党建政工队伍班子,坚定不移做好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强化政治引领,引领党员干部深刻理解、;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执行不偏离、不走样、不变通。切实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落实到实处,对标先进单位找出党建政工工作盲点、痛点、堵点,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党建政工新思路、新路径、新方法,激发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创新活力。
2.2 强化党建政工队伍建设
加强党建政工队伍建设,应始终坚持“选优配强”“德才兼备”原则,遴选政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精神斗志饱满的党建政工职工,牢固树立选人用人标准,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做实做深政工人员政治素养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理论关、创新关,推动事业单位形成梯度合理、守正创新的党建政工工作队伍。同时,为推动党建政工人员、队伍紧跟党建政工形势变化、工作要求,事业单位党组织应积极推动政工人员到一线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政工人员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锤炼其党性和指导实践,将专业实践、理论学习转化为党建政工工作实际成效。
2.3 健全党建政工制度,构建党建政工长效机制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应结合事业单位业务工作和党建政工双向融合、互融互促要求,通过健全党建政工制度,构建长效的党建政工行为规则、约束机制、监督机制,明确党建政工工作职责,实现本单位党建政工工作有效监督,确保党建政工工作目标落实到位。
3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开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不断完善党建政工工作体系,优化党建政工工作方法,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党建政工工作在引领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持续提升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实效。
参考文献:
[1]顾恺 . 探究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 [J]. 就业与保障 ,2023,(10):12-14.
[ 2 ]蒋 凤 玲 . 政 工 工 作 有 效 融 入 党 建 策 略 探 究 [ J ] . 中 国 报业 ,2023,(16):52-53.
[3] 张冰 . 关于新时期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N]. 山西市场导报 ,2023-08-03(D03).
[4] 肖宁凌 . 新时代增强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力的途径 [J]. 办公室业务 ,202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