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策略
闫诺敏
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力得尔中学 1374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评一致性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课堂评价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协调,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堂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为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然而,当前初中历史课堂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评一致性难以有效落实。因此,研究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是一种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课堂评价之间紧密关联与协同配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它明确了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标准,为整个教学过程指明了方向。教学活动则是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旨在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课堂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其评价标准必须与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学生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
2 当前初中历史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评价标准模糊,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初中历史课堂评价标准往往较为笼统和模糊,缺乏明确、细致且可操作性的指标。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历史小论文时,评价标准常常只是简单地表述为“内容完整”“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等宽泛的描述。然而,对于“内容完整”具体涵盖哪些要点,“观点明确”要达到何种程度,“逻辑清晰”又有着怎样的衡量尺度,都没有进一步细化和说明。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评价过程中,由于没有清晰的参照标准,只能凭借个人主观感受和经验进行评判。不同教师对于同一篇小论文的评价结果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难以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2 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在初中历史课堂评价中,评价主体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地位,参与度极低。教师是评价的绝对主导者,从评价内容的制定、评价方式的选择到评价结果的反馈,都由教师一手操办。学生只能被动地等待教师给出分数或等级,缺乏对评价过程的主动参与和话语权。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教师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另一方面,学生由于没有参与到评价中来,对评价结果缺乏认同感和责任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发展
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在考试评价中,往往只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背诵,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则关注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更多地以作业的正确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少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思考过程、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
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策略
3.1 精准锚定目标,构建评教同向体系
教学评一致性的基石在于明确且一致的目标。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将其细化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例如,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时,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教师可将目标细化为“学生能准确阐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学生能分析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等。
3.2 丰富评价手段,多元呈现学习成果
单一的纸笔测试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表现。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应丰富评价手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还可引入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发言中的表现,评价其历史思维活跃度和参与度。项目式学习评价也是一种有效方式,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主题研究项目,如“探究唐朝文化的繁荣原因及影响”,从项目选题、资料收集、研究过程到成果展示,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强化过程监控,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教学评一致性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持续关注和评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阶段性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4 促进学生自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评一致性不仅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如制定学习目标对照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或者让学生撰写学习反思日记,记录自己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和改进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致性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评价策略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初中历史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评价目标、优化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方式、强化评价反馈等策略的实施,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课堂评价的一致性,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 . 丁靖 . 生活教育 ,2024(07)
[2] 初中历史作业分层策略实践探究. 谢兆辉. 考试周刊,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