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疏散的研究

作者

李欢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第1 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演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及私人汽车持有量急剧攀升,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严峻挑战,地面交通系统已无法充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城市轨道交通因其高运载能力、准时性、舒适度、快速和节省地面空间的特性,成为了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关键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建筑特性使得它们在遭遇意外时,如火灾、恐怖袭击等突发状况,往往对乘客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首先,车站内部的疏散路径和出口设计相对狭小,出入口的承载能力有限,可能导致人群滞留,疏散过程延长,形势危急。其次,由于环境封闭,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难以迅速扩散,可能迫使乘客吸入过多有害物质,加重伤害。

第2 章​应急疏散案例分析

2.1 上海恶劣天气下的应急疏散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每日的人流量巨大。在遭遇恶劣天气时,如暴雨、台风等,城市轨道交通往往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然而,这也导致了地铁车站的拥堵现象加剧。面对这一挑战,上海地铁采取了多项应急疏散措施。

首先,上海地铁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向乘客发布天气预警和出行提示,引导乘客避开高峰时段,减少车站拥堵。同时,增派工作人员在车站内巡逻,及时疏导人流,确保乘客有序进出。

在出现严重拥堵时,上海地铁启动了应急预案,通过调整列车运行间隔、增加临时列车等方式,提高运输能力,缓解车站压力。此外,地铁公司还与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部门协调,共同制定疏散方案,确保乘客能够安全、快速地离开车站。

2.2 北京地铁高峰时段的应急疏散

与上海相似,北京地铁在高峰时段也面临着巨大的客流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北京地铁采取了一系列应急疏散措施。

一方面,北京地铁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减少乘客在车站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地铁公司加强了与地面交通的衔接,通过增加接驳车辆、优化换乘站点等方式,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在极端情况下,如突发事件或严重拥堵,北京地铁会启动紧急疏散预案。这包括开启应急通道、引导乘客有序撤离车站、协调外部救援力量等措施,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面对不同挑战时,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应急疏散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要考虑车站的实际情况和客流特点,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同时,加强对应急疏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是提高车站应急疏散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3 章​应急疏散能力提升策略与措施

3.1 地铁被水淹时的应急疏散

当地铁遭遇水淹时,情况紧急且复杂,首要任务是确保乘客的安全撤离。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车站和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必须迅速行动,利用车站广播系统向乘客传达紧急疏散信息,指引他们保持冷静,按照既定的疏散路线有序撤离。与此同时,应急照明设备将被启动,为乘客在昏暗或黑暗的环境中提供必要的光亮,帮助他们清晰地看到疏散指示标志和通道。这些照明设备在关键时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乘客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在疏散过程中,确保所有车门和紧急出口畅通无阻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会迅速检查并清除可能影响疏散的障碍物,确保乘客能够顺利通过这些出口。

3.2 地铁发生设备故障时的应急疏散

地铁设备故障,无论是列车停驶还是照明失效,都可能引发乘客的恐慌和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迅速而有序地启动应急措施,确保乘客安全撤离至关重要。一旦设备故障发生,应急照明设备应立即启动。这些设备在黑暗中如同指引灯塔,为乘客在黑暗中提供了明确的疏散方向。明亮的应急照明不仅让疏散通道变得清晰可见,还为乘客在恐慌中带来一丝安慰,增强了他们撤离的信心。与此同时,车厢内的通讯设备成为乘客与车站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乘客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及时获取故障情况和疏散指示,了解当前的安全状况。在疏散过程中,保持冷静是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共同责任。

3.3 地铁火灾时的应急疏散

火灾,作为地铁运营中最令人担忧的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因此,地铁系统对于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和措施。当地铁车厢内发生火灾时,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反应至关重要。车厢内配备的灭火器材是初期灭火的关键。一旦发现火源,乘客应迅速利用这些器材进行灭火,尽量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与此同时,应急广播系统会立即启动,通过清晰、明确的指令,指引乘客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撤离。这些疏散指示标志在车厢内醒目位置设置,为乘客提供了明确的逃生方向。在疏散过程中,保持低姿势前进是减少烟雾吸入的有效方法。烟雾中往往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和高温颗粒,低姿势前进可以降低呼吸道暴露于烟雾中的风险。此时,工作人员会密切关注火势的发展,通过广播和指示标志为乘客提供安全的疏散路线。乘客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撤离,避免恐慌和混乱导致的踩踏事故。

第4 章​结论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疏散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系统,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特有的建筑结构和封闭环境也使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面临严峻的疏散挑战,研究显示有效的应急疏散措施对于保障乘客生命安全、减少事故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成功的应急疏散需要综合考虑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完善的疏散设施、高效的协调机制和科学的疏散策略这几个关键要素;通过对上海、北京、南昌等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预防为主、灵活应对、多方协作)和持续改进这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高速铁路差异化定价与坐席分配联合优化方法[J]. 秦进 ; 吴志君 ; 杨康 ; 毛成辉 ; 黎熙琼 ;CHANTHAVONG Vanpadith. 铁道学报 ,2022(12)

[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泵站电站厂房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J]. 柴昭 ; 吴天齐 ; 郄志红 ; 吴鑫淼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03)

[3] 基于改进离差最大化方法的电网关键线路综合辨识 [J]. 南斌 ; 董树锋 ; 徐成司 ; 唐坤杰 . 电网技术 ,2022(10)

[4] CPM-MCHM:一种基于极大团和哈希表的空间并置模式挖掘算法 [J].张绍雪 ; 王丽珍 ; 陈文和 . 计算机学报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