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宣讲赋能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
陆欣雨 艾锡胤 吴好军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410100
引言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前进方向,尤其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而言,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基础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并强调“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承载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信仰。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如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邀请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开展主题演讲比赛等,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内容碎片化、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塑造作用。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红色文化宣讲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与实施路径,探索更具实效性的教育方式,为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一、红色文化宣讲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意涵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根基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体现了革命先烈崇高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红色文化宣讲,可以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增强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道德品质培养的情感资源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忠诚、勇敢、坚韧、奉献等道德品质,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通过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较于传统说教式教育,红色文化宣讲以其真实的历史背景、生动的人物事迹和感人的情节内容,更容易引发青少年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这种寓教于情、寓理于史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当前红色文化宣讲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现状与问题
(一)宣讲内容呈现碎片化倾向
当前部分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内容零散,缺乏系统规划,往往停留在表层叙事层面,未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导致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
(二)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许多宣讲活动仍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感。部分学校和社会机构仅将红色文化宣讲作为“规定动作”完成,忽视了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难以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红色文化资源分散在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多个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联动。学校、家庭、社区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资源整合,造成宣讲效果受限。
(四)缺乏长效机制保障
目前红色文化宣讲多依赖临时性项目或专项活动推动,尚未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评估反馈机制缺失等问题,制约了红色文化宣讲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红色文化宣讲赋能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建构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宣讲体系
1. 课堂教学主渠道
将红色文化纳入中小学思政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发系统化的红色文化教材和教学资源包。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2. 校外实践平台
依托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组织青少年开展实地参观、情景剧演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红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3. 网络媒体新阵地
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云端红色课堂”,制作短视频、动画、微电影等形式的红色文化传播产品。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B 站等平台扩大覆盖面,提
升青少年的接受度与传播效率。
(二)创新宣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
1. 互动式宣讲
鼓励青少年参与红色故事讲述、红色剧本创作、红色主题辩论等互动环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增强教育的代入感和体验感。
2. 沉浸式体验
运用 VR/AR 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青少年“穿越”到革命年代,亲身体验红军长征、抗战生活等历史事件,增强情感共鸣。
3. 榜样示范引领
邀请优秀青年代表、退役老兵、基层党员走进校园,分享自身经历,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
(三)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
1. 家校社联动
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协作,引导家长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同时联合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团体共同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 跨部门合作
政府应统筹宣传、教育、文旅、共青团等部门资源,建立红色文化宣讲联席会议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 专业队伍建设
加强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讲解员等专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红色文化素养和宣讲能力。鼓励高校开设红色文化相关课程,培养专门人才。
四、典型案例分析:红色文化宣讲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成功实践
(一)案例一:某中学“红色研学之旅”项目
该校组织学生赴井冈山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研学活动,包括重走红军路、访谈老红军家属、观看实景演出等内容。活动结束后,学生撰写心得体会、举办红色文化展览,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果。该项目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还提升了其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意识。
(二)案例二:“00 后讲红色故事”线上征集活动
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00 后讲红色故事”活动,鼓励青少年以短视频、音频等形式讲述身边的红色人物和故事。活动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与,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作品,形成了良好的网络传播效应。
(三)案例启示:
1. 红色文化宣讲应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避免空洞说教;2. 新媒体平台可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拓展教育空间;3. 实践体验能有效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生动力。
五、结语
红色文化宣讲作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应不断创新宣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优化传播机制,推动红色文化真正走进青少年心中,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力量。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提升队伍素质,构建起“课堂—基地—网络”一体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简介:陆欣雨, 出生日期:2025 年8 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广东省韶关市, , 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