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

刘岗

淮北理工学院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可以更高效地进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同时,“互联网 +”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因此,深入研究这一变革趋势,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发展

引言:基于“互联网+”发展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普及,使各行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习惯都发生本质上转变。通过构建“互联网 + 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生产过程将变得更加透明化和智能化,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将呈现出多元化和高效化的新格局。这种变革不仅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为农业产业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路径。因此,将以互联网时代为基础,实现农产品营销创新,由此带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保障物流体系高质高效

第一,不断弥补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应大力实施农村道路提升工程,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这样不仅能够为农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并且还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运输,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稳定提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深化道路的管理与养护,确保基础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可以有效发挥其长期作用。此外,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通过实施农业整体提升战略,结合现阶段农业基础设施的状况,要加强农田基建工程建设,扩大粮田林网覆盖面积,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质量,有助于确保农产品的产量和效益双提升。通过对关键技术环节投资,依靠良好农田基础设施,全面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小麦与玉米等主要作物的高质量、高效益生产。例如,通过实施小麦良种供应、宽幅精播等“七配套”技术,及玉米宽垄密植、测土配肥等“七融合”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作物产量。

第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为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与高效运作,建议构建县、镇、村三级配送服务网络,确保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配送中心和超市,从而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要在各个县设立配送中心,在乡镇建立配送超市,致力于为村庄提供直供商店,以形成全面覆盖的物流网络。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推进持证式、专业化服务,将规范性、标准化的生产要求融入其中,实现“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机制,由此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获得安全可靠的食品。同时,加大对物流体系的保障力度,积极引进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延伸物流配送链条。例如,重视冷链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缩短配送时间、减少农产品损耗。通过集聚高端精深加工能力,争取扩大出口,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二、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在现如今全球化与互联网深入融合下,农产品品牌化已经成为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高质量的农产品不但需要坚持绿色生态种植,并且还应结合本地资源与传统文化,积极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通过不断挖掘地域性与文化内涵,促进品牌辨识度稳定提升,进而使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确保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度与忠诚度。

例如,远近闻名的云南普洱茶是我国茶业的瑰宝,主要以独特地理环境与传统茶艺获得大众青睐。近年来,随着品牌建设的深入推进,普洱茶不仅成为一种饮品,更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通过深度挖掘茶文化,许多知名品牌如大益、下关等纷纷崭露头角,在品牌故事中融入健康理念并凸显地域特色,进一步促进普洱茶整体附加值的显著提升。而这与普通茶叶相比,价格远超数十倍,这不仅提升消费者对品质的认同感,也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然而,要实现农产品的全面品牌化,需要政府展现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全方位制定政策,积极加强品牌建设培训,从而让更多的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品牌建设中。此外,还应鼓励企业注册商标,并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样不仅可以充分维护农产品的独特性,还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的认可。据不完全数据统计,通过创建独有的品牌,以及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可以保证茶叶每年的销售额度高达百分之二十,这一增长幅度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也极大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其经营能力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重要方式,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能够促进这一进程顺利推进关键。针对新兴主体,需要政府与相关部门加大培育力度,从而全面提升经营能力,以保证满足新时代农业发展实际所需。

一方面,电商培训是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相关主体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组建电商培训课程,指导经营者积极参与到互联网营销、大数据运用当中,帮助他们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开拓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在多年实施的农村合作社发展中,不定期开展“互联网农业”培训班,成功提升超过500名合作社成员的互联网营销技能。并且通过久而久之的培训,将近有百分之八十合作社成功进入到电商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模式,销售额每年持续增长百分之三十,充分展示电商与传统农业结合带来的潜力。另一方面,农业技术培训。现代科技如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强化相关技术培训,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方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机会。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借助数字技术,能够让农民直接地与消费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实际收益稳定提升。同时,互联网平台还能够为农产品提供宽广市场,达成资源优化配置。未来,需要持续促进农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实现技术培训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升,进一步向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靠近。

参考文献:

[1]何淑琦.乡村振兴背景下舟山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舟山晚稻杨梅为例[J].江苏商论,2024,(12):19-23.

[2]常睿,董娃,张承光,李江鹏.基于“互联网+”的承德农产品全域营销实证研究:以丰宁选将营乡为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26(02):88-94.

[3]左匡天,贾孟熙.新零售视域下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路径研究现状及展望[J].时代经贸,2024,21(03):141-145.

[4]朱周凯.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评《农产品市场营销》[J].灌溉排水学报,2021,40(0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