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工业设计专业教师行业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周露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重庆 400709
摘要:对于中职工业设计专业教师而言,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是将学生培养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前提,是增强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在企业亲身实践,对中职工业设计专业教师行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从提高技能技术、改善课程教学方面探讨了实践成效。
关键词:工业设计;行业实践;教学质量
前言
中职教师行业实践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早在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教师〔2016〕3号)中就指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强调: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每3年修订1次教材,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要超过一半。为贯彻落实“职教二十条”,教师参加行业实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
一、中职教师行业实践的重要意义
1.1提升教师技能技术水平,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中职教师行业实践有利于提高技能技术水平,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1]。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高中,重在教授学生某一专业的技能,要求毕业生能拥有一技之长,成为高素质的劳动技术人才。让学生成为这样的人才,教师必须具备相关职业技能,中职教师受限于工作安排,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对社会不断更新的技术缺乏了解,而行业实践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技术、提升自身的技能技术水平,弥补长期在校任教的不足。
1.2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中职教师行业实践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行业实践,学校与企业间将建立起合作机制,一方面教师到企业实践,将了解企业的真实运作情况并从中发现学生实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从教育教学方面对相应的实习方案提出改进意见,深化产教融合;另一方面,教师实践先行,过滤不适合学生的企业,与对口企业建立起实践、合作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生产为教学,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3增强课程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教师行业实践有利于增强课程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依赖教材和理论知识进行授课,缺乏企业真实项目的支撑,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通过行业实践,教师能够积累大量企业实际生产案例,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中职教师行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2.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国家教育部、省市教育委员会大力倡导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但落实到学校层面往往对教师参加行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方面制度欠缺,教师实践的工资核算、保险安全等问题没有形成规范性文件,影响教师参与行业实践。
2.2教师本身积极性不高
学校一线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偏重,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基本无时间参加实践。另外,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时间不合适,有的实践时间过短学不到东西,不能达到效果;有的实践时间过长,影响本职工作,故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2.3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但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很难为企业提供盈利,且影响正常的生产,毕竟教师到企业相当于一个新手,需要师傅花费时间带领学习。此外,企业也担心核心技术外泄,教师是其它单位的人员,接收教师实践就存在技术外泄的风险,所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接收教师实践的意愿不足。
三、中职教师进行有效行业实践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实践管理机制
中职院校要坚持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重视教师行业实践,健全实践管理机制,解决教师实践问题[2]。学校可以通过纵向、横向调研考察,制定适合本校教师行业实践的管理办法。横向考察即到市内外各中职院校调研了解相关做法经验,学习优秀做法;纵向调研即到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判断专业对口度、接收意愿度等。
3.2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更改传统的企业实践考核标准,将以“实践时间”为考核标准变更为以“项目式实践成果”为考核标准,这样既克服了实践时间的问题,也更好定量考核。同时学校调整工作量管理办法,对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适当减轻教学任务,可让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同步参与企业项目。通过全流程的参与,了解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数据,完成项目的研究报告,从而达到实践增进技能技术的目标。如果教师的项目式实践为学校创造了论文、专利等,将按学校规定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
3.3激发企业参与实践热情
企业要积极参与教师实践,首先要政府层面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并拨款专项资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教师实践。例如,对接收教师实践的企业规定XX元/人/天的用人补助,或者是在申报税收时可享受一定减免政策。其次,校企之间要通过项目合作、新品研发、工学结合等建立起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关系,并签订保密协议,让企业真正愿意接收教师进行实践。
四、工业设计专业行业实践的收获
笔者有幸在重庆丰海坤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模具设计部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实践,通过行业实践,深刻意识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在技术技能、教育教学方面收获颇丰,具体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实践锻炼,提高了技术技能。笔者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的经验,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对研发出一个产品的完整流程了解不够。此次实践学习到一个工业产品的诞生包括:调研、方案设计、论证、样品、中试、批量制作、销售等环节,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才有可能生产出市场欢迎的产品。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笔者的CAD绘图、模具设计技能得到企业工程师的指导,有所提高。
二是实践经验,深化了教育教学。实践之前,进行课程讲授总是参照教材,缺乏企业真实项目素材;实践之后,笔者积累了大量企业工作素材及加工生产产品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更贴近工作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五、结语
工业设计是集科学技术和美学艺术于一体而产生的新兴生产力,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业设计专业技能技术人才对专业课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我们应珍惜实践机会,努力提高实践能力,争当“双师型”教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工业设计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秘. 中职汽修专业教师行业实践报告[J]. 科学视界, 2021, (1): 35-36.
[2]刘玉杰,刘国华,刘强. 简议中职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组织管理中的几个问题——以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为视角[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15): 87-90.
作者简介:周露,女,汉,1994年7月生,重庆北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