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花
蔡欣颖 文凤玉 陈俞舟 邓云霞 张馨予
沈阳城市学院 辽宁沈阳 110112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隐匿着一座古老而迷人的少数民族村落——龙脊小寨村。在这个村子里,有着一小部分红瑶妇女掌握着独属于她们这一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瑶绣。
瑶绣作为瑶族服饰的灵魂所在,其制作工艺繁复精细。从纺纱、织布、织锦,到蜡染、编织腰带,每一步都饱含着红瑶妇女的心血与智慧。熟练的瑶嫂完成一整套瑶族服饰,往往需要耗费三年之久。织布机虽看似平常,却需手、眼、脚高度协调,精神高度集中,才能让经线、纬线、梭子在其间有序穿梭。2014年,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红瑶)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瑶绣技艺的认可,更是对红瑶文化传承的鞭策。
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瑶绣这门古老技艺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掌握这门技术的村民日益减少,瑶绣的传承之路布满荆棘。年轻一代红瑶人大多外出务工,城市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与瑶绣所需的慢工细活格格不入,古老的瑶绣被搁置在一旁,逐渐被遗忘。曾经热闹的绣坊变得冷冷清清,只有少数年迈的红瑶妇女还坚守着这份技艺。同时,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服装以低廉的价格和快捷的生产速度充斥市场,对传统瑶绣服饰造成巨大冲击,瑶绣的市场空间被不断压缩。
为了让瑶绣重新焕发生机,让这颗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不被岁月尘封,我们团队踏上了弘扬非遗红瑶瑶绣的征程。
一方面,我们将瑶绣与现代潮流元素紧密融合。例如,把瑶绣设计融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棉花娃娃中,为其设计制作独具红瑶特色的衣服,让古老传统的瑶绣在棉花娃娃身上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其次,我们通过设计瑶绣主题的IP形象来进一步传播红瑶瑶绣文化,力图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而在成人的服装设计方面,我们将瑶绣融入现代时装,把瑶绣的图案与现代剪裁相结合,在保留瑶绣特色的同时,设计了其更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带有红瑶传统纹样的服装,希望能够吸引时尚爱好者和媒体的关注,同时也让瑶绣工艺不止存在于红瑶族的传统节日里,而是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另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充分利用小寨村位于龙脊梯田景区的地理优势,将瑶绣与旅游业深度结合,在当地以体验传统瑶绣等方式吸引游客,以旅游带动瑶绣发展。如在景区内设置瑶绣展示区,现场展示瑶绣制作过程,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红瑶妇女飞针走线,感受瑶绣的魅力。我们还会设计亲自上手体验的环节,让游客现场体验红瑶瑶绣,为他们的旅行留下一份独特记忆。我们将会结合当地旅游情况,举办瑶绣文化主题民宿活动,让游客入住充满瑶绣装饰的房间,从床单、窗帘到抱枕,处处都是瑶绣元素,深度沉浸在瑶绣文化氛围中。我们团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更多对传统红瑶瑶绣感兴趣的年轻人,一同学习瑶绣的基本针法和图案设计,将红瑶瑶绣文化传承下去。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瑶绣相关的资料搜集、初步实地考察以及文创产品设计,包括红瑶瑶绣元素的抱枕、丝巾、娃衣等。在之后,我们会借助非遗瑶绣的力量,进一步促进乡村的多元化发展,以实现非遗瑶绣助力乡村产业的目标。未来,我们希望建设瑶绣传承基地,为红瑶绣娘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也为游客和学习者提供更专业的体验与学习场所;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瑶绣技艺的研究与创新项目,培养专业的瑶绣人才,让红瑶瑶绣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陈雨,贾朝红.基于参数化设计的金秀瑶绣图案传承创新研究[J].包装工程,2024,45(24):272-280.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4.24.027.
[2]黄宝怡,陈文林,陈紫颖,等.瑶族非遗创新性传承和发展路径研究——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刺绣工艺为例[J].西部皮革,2024,46(09):147-150.DOI:10.20143/j.1671-1602.2024.09.147.
[3]白芸菲.浅析广西非遗文化在VI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2023,43(0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