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精准招商的临沂实践与创新路径研究
陈方圆
临沂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一、引言:产业链精准招商的战略意义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产业链精准招商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临沂市立足“实好多快”标准,按照“临沂有基础、市场有需要”谋划了 13 条标志性产业链,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本文结合临沂实践,探索以产业链为核心的精准招商新路径,旨在为区域产业生态构建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案。
二、临沂市产业链布局与招商实践
(一)产业链体系构建与布局。临沂市围绕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重点打造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新能源、高端板材和绿色智能家居等 13 条工业经济标志性产业链,形成多层次产业生态。13 条产业链顺应国家政策、体现临沂优势,是临沂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抓好这些就抓住了全市工业的基本盘和压舱石。传统优势产业固本强链:临沂工业基础扎实,拥有 41 个大类中的 38 个,207 个中类中的 161 个。比如,在高端板材和绿色智能家居产业链方面,临沂是“中国板材之都”,素有“世界板材看中国、中国板材看临沂”之称,拥有全国最完整的木业产业链条、年产值过千亿元。具有代表性的兰山区,现有木业及配套企业 3500 多家,木业产品涵盖高端板材和绿色智能家居等 4 大类型、200 多个品种。2024 年,兰山区木业产业完成产值 504.54 亿元,带动就业30 余万人。战新产业延伸拓链:比如,在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产业链方面,已形成“原料—冶炼—轧钢—深加工—制品”全链条体系。在产业链前端,临沂已建成目前全国唯一的“镍电联营、热装红送”生产线,不锈钢吨钢成本低于行业平均 600 元以上,现有焦化产能 396 万吨、市内焦炭自给率达到 100% ;中端,以太钢鑫海等 4 家龙头企业为引领,生产不锈钢、合金钢、碳素钢等全品类钢材,可满足各类钢铁制品加工需求;末端,规划建设1.3 万亩精深加工区,宝武、魏桥、北汽等头部企业均在此布局。未来产业筑基建链:超前布局生物制造产业链,近年来沂河新区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建链、补链、强链”,推动新医药产业链、创新链、产品链突破升级,吸引了一方制药、甘李药业、国药控股等行业领军企业先后入驻,在现代中药、绿色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产业多点开花,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精准招商的核心模式与成效。以产业链为核心,围绕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发展精准招商,是当前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绘制图谱,按图索骥。临沂市围绕 13 条标志性产业链,聚焦产业链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中游生产、加工,下游终端、服务等环节,补足缺失环节、做强核心环节、延伸高附加值环节,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比如,沂南县绘制 12 张招商图谱,精准锁定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目标企业 43家,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龙头和关键配套企业,彻底改变“过去招商靠‘碰运气’”的现象,精准招引青岛逢时科技等一批链主企业。临港经济开发区实施“双库”机制,建立“链主企业库”和“配套项目库”,精准实施“链式招商”,积极对接行业龙头,全力打造“链主引领、链属跟进”的产业生态。“链长”挂帅,统筹推进。全面推行“链长制”,牵头产业链招商工作。比如,沂水县分链条建立起“链长 + 专班”工作机制,坚持链长带头、专班抓总,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跟着产业链走”机制,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推动昆达乙醛产业链山东集群项目实现“乙醛—三甲基吡啶—三氰基吡啶—烟酰胺”的转化,附加值提升 4-5 倍。沂南县经开区组建“链长制”靶向攻坚团队,11名科级干部分别负责高端装备、食品加工等11 条核心产业链,打破“全员招商”粗放模式,实施招商积分考核制,推动干部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掘金寻宝”。全方位服务、全周期保障。流程再造提速,推行“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模式。比如,沂南县经开区推行“项目联审联办”制度,整合审批、环保、国土等部门资源,将项目评估周期压缩 60% ,实现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实现 6 个月投产。要素精准匹配,比如临港经济开发区联合中科院、哈工大、北京化工等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集中突破高纯氢气、锆铪、石墨烯等核心技术,推动战新产业迈向中高端;郯城县创新“以租代售”招引模式,李庄钢木家具产业园针对资金存在困难、暂无条件购买厂房的企业,允许先行租赁厂房,3 年后有购买意愿的,所付租金全部抵扣购房款。
三、产业链招商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竞争激烈。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投资信心和意愿减弱,尤其是大好项目投资更为审慎,500 强、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引难度加大,各地产业发展趋同,竞争日趋白热化。
(二)专业能力不足。部分招商干部对产业政策、市场趋势研究不深不透,对 13 条标志性产业链发展的技术路线和行业态势把握不够精准,不能有效抓住投资方核心需求,产业链招商针对性欠佳。
四、产业链精准招商的创新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与精准谋划。深化链长制统筹功能,建立“链长领衔 + 智库支撑”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产业链断点,制定“一链一策”招商方案;推动链长负责产业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协调,如沂水县“要素跟着产业链走”实践。强化数字工具赋能,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精准画像”系统,围绕税收、产值、就业、科技创新、绿色环保、产业链匹配度、风险评估等构建指标体系,实现项目智能筛选与风险预警。比如对新材料项目评估时,自动匹配本地石英砂资源供应能力。
(二)创新招商模式与载体。聚焦链主企业生态构建,瞄准世界500 强、中国 500 强、央企、独角兽企业,靶向招引链主;支持链主企业开放供应链,激活链主动能,如临沂钢投特钢带动永安昊宇制管落地,产业链上的企业高度集聚,缩短了物流周期、降低了运输成本。打造特色园区载体,每县区建设至少1 个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推行“政府 + 协会 + 产业园”运营模式;实施“飞地经济”政策,鼓励县区间的飞地项目落地,发挥上海离岸创新中心作用,承接一批“研发在沪、产业在临”项目。
(三)优化服务与生态培育。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建立“招引—落地—投产—达效”全流程服务机制,推行“联审联办”,推广郯城“以租代售”、沂南“全程代办”经验;强化要素保障,发挥临沂商贸物流优势,建设大宗货物集散枢纽。构建产业协同生态,以核心企业为枢纽,串联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金融机构,形成“研发 - 生产 - 销售 - 服务”闭环,通过共建共享创新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搭建数字化协作网络,打通供需信息壁垒,实现产业链数据互通。营造优良产业生态环境,让生态内各主体高效联动,最终形成 “1+1>2”的增值效应。
五、结论与展望
临沂市产业链精准招商的实践表明,精准的产业定位、链长制的统筹能力、全周期的服务生态是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需进一步聚焦三大方向: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链从“钢铁森林”式规模集聚(如临沂特钢产业链)向“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跃升;深化数字化赋能,通过项目“精准画像”系统,实现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转型;构建开放协同网络,依托临沂物流枢纽优势和中欧班列资源,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嵌入本地产业链。
深化 13 条标志性产业链精准招商,必将加快构建具有辨识度、话语权、竞争力的“临沂版”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国革命老区转型发展提供“临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