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足小学语文课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作者

张海峰

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充分整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应有的文化导向作用,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之中促进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提供必要支持。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落实相对应的弘扬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整合传统文化元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对应内容。因此,教师要针对其中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在整体层面让学生整合和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元素的相关内容,进而在融会贯通之中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优化。例如,在针对《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经典诗词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体现出的古诗词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更深刻理解,并感受其深刻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其中的思乡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等。同时,也要针对诗词的时代背景和诗歌格律等内容进行充分感受和认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在课文学习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行深刻理解。例如,对《司马光》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智慧教育和果敢担当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对于《曹冲称象》中所体现出的古代少年的创新思维进行深入理解,并感受古代科技文明。从而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文化内涵并汲取精神力量的前提下,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文化挖掘能力增强,促进其良好发展。

二、充分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在活动实践导向方面进行有效加强,让学生在对各类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之中进一步感受相关内容。首先,可以在诵读经典方面加强。通过经典的诵读,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有效理解和认知,在弘扬其核心内容的前提下,使学生可以在《论语》《弟子规》以及《诗经》等篇章的学习和感知之中进一步实现深入诵读和有效领会。在诵读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明确朗读技巧,在语调、韵律、节奏等相关方面进行深刻领会。在诵读的过程中,使其感受经典音韵之美。也可以定期开展诵读比赛或者朗诵会等,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使其深刻理解相关内容。

其次,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核心内涵。例如,在学习《将相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扮演廉颇和蔺相如,在模仿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性格前提下,使学生理解和挖掘“以和为贵”的文化理念,掌握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儒家文化的意蕴。以此确保“以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思想层面,使其更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内化和知识迁移方面体现出应有成效。

第三,可以通过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可以积极融入到端午节或者中秋节的香囊或者月饼的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所呈现出的文化意义和风俗文化。同时,也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剪纸、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进一步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优化其文化素养。

三、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传统文化的融合和渗透方面,也需要在文化氛围的打造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出文化导向作用。从而让课堂教学和环境打造有机结合,在融会贯通之中使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得到更充分体现。例如,可以在教室布置相对应的传统文化环境和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书法作品或者经典诗词,或者融入传统节日图片,打造出更浓厚、更具有指向性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设立图书角等,摆放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书籍或者杂志,例如可以匹配《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以及《中华上下五千年》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在良好的氛围引导下,进一步感受其中的核心内涵,并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之中。

同时,也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进行有效优化,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使传统文化得到呈现和彰显,在焕发出生机的前提下呈现出应有的发展成效。在节日期间开展相对应的文艺表演或者传统文化展览等相关内容,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得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成效。同时,也可以邀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让学生得到融合发展,为学生展示和传授传统技艺,如可以开展皮影戏或者捏面人等活动,让学生可以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无穷魅力,以此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校园文化的活动导向作用,使得传统文化氛围得到有效营造。

四、强化家校合作,发挥合力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出家校合作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发挥合力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有效优化,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进一步有效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在课堂的延续性和拓展性方面进行不断优化,使学生可以在家庭之中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引导。学校和教师方面需要对家长进行有效指导,让家长参与到家长培训活动之中,向家长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实施其更加重视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掌握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可以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同时明确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更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等相关内容。积极开展相关家庭文化活动,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家长在家庭之中开展相关传统文化活动。例如,可以在春节期间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向孩子讲述春节的相关由来或者习俗,同时在中秋节可以和孩子一起赏月吃月饼,分享中秋节的相关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在家庭活动之中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和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良好教学效果,需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完善,充分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的前提下打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强化家校合作,通过协同推进促进语文教学可以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使得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得到增强,为其良好成长进步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琳琳 .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J]. 教育研究 ,2022(5): 45 - 48.

[2] 李明伟 .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J]. 教学与管理 , 2021(3): 32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