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仁爱英语八年级教材课程思政元素应用研究与学科阅读教学融合实践案例
李倩楚
新兴县惠能中学
一、案例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40 年是中国腾飞的40 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医疗,国防,教育等发展日新月异,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且我们正享受着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各种优越。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西方国家企图分化我们国家,怂恿香港废青反动,助长台独,藏独势力,旨在西化国民思想和分裂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必然导致价值观取向的不同,多元思想和文化并存是必然趋势。处于波谲云诡的 21 世纪,初中生面对各种各样价值观和思想之间的碰撞,斗争,交流,融合,由于年幼,生活经验和经历少,识别能力较弱,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雏形未定,极易在多元价值观和西方文化冲击下迷失方向,有可能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更亮些,在不经意间思想被西化,更难于选择正确的价值观。现代初中学生大都是在看迪士尼动画,日本漫画,好莱坞大片长大的,长期受西方文化意识的熏陶和感染,在无形之间受西方个人英雄主义,资本主义优越,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一系列价值取向的浸泡。所以,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要确立其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不仅要承担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能用英语沟通交流的责任外,还要帮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能用英语办事情。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注重素质教育,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执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材是贯彻课程标准的载体,仁爱版八年级教材中有很多思政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挖掘教材里面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价值观教育、责任教育,爱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将其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英语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避免德育与智育的脱节,也防止西方意识形态的侵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与之紧密相关的便是英语课本了,通常英语课本里都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因此挖掘并利用教材里面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学科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师们所关注的。本案例旨在通过分析仁爱英语八年级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学科阅读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这些元素,以促进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与活动设计
本节课基于仁爱英语八下 Unit5 Topic1 Section C 的读写课而扩充了阅读内容 TheHappyPrince 选段。该读写课的材料介绍了《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女主人公玛利亚是一名年轻的修女,担任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用音乐和爱温暖了一个破碎的家庭,在动荡的年代保护了孩子并给其关爱,而且赢得自我幸福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当中,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的爱心与责任,时刻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她自愿承担起教育 7 个孩子的责任,细心关爱他们,是难得的大爱精神。基于教材的阅读材料的思政元素,扩充了阅读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学习阅读”向“阅读学习”迈进,全方位培育和提升学生读者们的阅读素养,同时促进学科育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活动一:播放《音乐之声》电影片段Do Re Mi【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唤醒学生的知识背景活动二:通读全文,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What did Maria do to make the children happy?
Do you like Maria? Why or why not?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事件思考 Maria 身上有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活动三:精读 The Happy Prince 选段,并完成以下任务:
1. 读前
(1) Observation & Reflection ∵ Why is a statue called the“Happy Prince”? In your opinion, what is true happiness?
(2) Prediction :If the Happy Prince could speak, what might he say to the poor people in the city?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幸福”的真谛,为理解“牺牲”这一主题做好铺垫。】
2. 读中:
(1) Character Analysis :People thought the Happy Prince“looked beautiful,”but why did no one notice his tears? (2) Empathy & Critical Thinking :The Swallow was selfish at first (only wanting to go to Egypt). Why did he later choose to help the Prince? (3) Symbolism :The Happy Prince gives away his gold leaves, ruby, and sapphire. Who receives them, and what do these gifts symbolize?
【设计意图:通过细节分析深化理解,帮助学生领悟" 爱与奉献" 的主题内 涵。】 3. 读后: (1)Deep Discussion :Does he deserve the name“Happy Prince”? (4) Reflection :If the Prince could come back to life, would he keep helping the
poor? Why?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故事寓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同理心。】
活动四:写作任务: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or draw a picture showing your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设计意图:通过创意表达强化学习效果,实现语言培养与德育熏陶的有机融合。】
三、案例反思
仁爱英语八下教材中的 Maria 怀有大爱之心,对孩子们心存爱意并视如己出,竭尽全力教育孩子使其幸福;而 Prince 悲天悯人,看到城市中的贫穷和不幸而流下了悲伤的泪水,且央求 Swallow 帮助他,将他身上的金箔和宝石逐一取下,送给城市中需要帮助的穷人和孩子 , 想给他们带去温暖与希望,这两个所塑造的角色性格如出一辙。仔细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阅读名著精彩选段,引导学生谈谈情感体验,阐述一下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及理由;把泛读与精读 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读名著的方法,使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收集以及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把课内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继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以点带面,在举行丰富的形式活动中,提升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感悟力与理解力,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李明 . 《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融合研究》.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20.
[2] 王红 . 《学科阅读教学实践指南》.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