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语文作业体系及构建

作者

邓婷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第一中学

引言:“双减”政策的推行进一步的减轻了初中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力,其在政策中明确的提出,学校要发挥出主体作用,保障作业布置的科学合理性,使得学生学习能够回归校园。对此,初中学校需要补充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并对作业进行统筹规划管理,调整作业结构,将其难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同时创建作业校内公示制度等,要真正的做到语文课程的减负教学。教师需要改进创新语文作业形式,使其所构建的语文作业体系能够更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现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夯实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能力,打造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语文作业体系特征

首先,该体系会具有较为明显的校本性。这是因为不同学校的校情以及学情差别会比较大,所以需要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这样才会凸显出语文作业布置的确切性以及针对性,带动发展校本课程,彰显出其作业所具备的地域教育优势。其次,该体系具有动态化的特点。其会以相对稳定为前提条件,显现出微动态的变化形式,结合实际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诊断,进而对作业的布置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所以这种作业呈现的形式并不是态的,而是需要进行动态调整的。再次,该体系具有整体化的特征。初中学校中不同年级的作业会传递出整体化、序列化的排布形式,并且初中生的书面作业完成时间要控制在90 分钟之内,并这就会对各科作业的时间量等进行规定。最后,该体系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设计设计归纳概括、嵌入支架、拓展补充等多类型的作业形式,让学生能够产生出完成作业的兴趣和欲望,并采取跨学科实践等多种形式,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这种多样化的特性会带有指向特征,全面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语文作业体系构建要素

首先,是学校规划方面,学校要合理整改并制定作业规划,作业规划的内容需要包含作业评价、作业流程等多项内容。其次,是语文学科作业规划,其需要涵盖学生学习能力、确定不同层次的作业难度等,依照我国教育部门所下发的指令,将其作业完成时间每周控制在100 分钟。最后,是学校语文作业体系,要就多个年级语文学科作业的要求等进行整合,汇集辅导检查、布置批改等多项环节,在设计该体系时,分析其存在的纵向衔接问题,例如上下学年或者上下学期等,防止不同阶段作业内容形成混乱无序等的情况。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语文作业体系构建措施

(一)构建原则

首先,要遵守系统性与综合性的原则。在设计初中语文作业体系时,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课程所设定的培养要求,同时兼顾听说读写等多项内容,使得课后作业能够和语文课堂知识保持充分的融合状态,并体现出朗读、讨论等多项内容,这样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任务时,就能够系统性的回顾并温习以往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综合性原则会以系统性原则为基准,设计适宜的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在设计作业时,分析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别以写作、积累等多个模块推进阅读,在阅读体系当中,问题层面需要由记叙文过渡至说明文等其他文体,由单一文体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设设计阅读作业时,可以添加写作的教学任务,丰富作业布置形式,保障语文作业内容衔接的有效性。其次,要遵守差异性与层次性的设计原则。在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不可出现统一、同质化的问题,而是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共性,考量个性发展,彰显出课后作业布置的价值和作用,采取分层次的作业设计办法,结合学生基本学情,让优等生能够吃饱,并使其在探究过程中实现进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变得更强。践行因材施教的办法,循序渐进,若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则可以给其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课堂知识,深入理解语文内容。最后,要遵守实践性与体验性的设计原则。教师需要充分认知课后体系,在布置时不可完全局限在试卷或者练习册方面,而是要给其设计更具实践体验性的作业任务,并在课堂当中给学生讲解。比如,在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游览和苏轼相关的地区,例如杭州等,亲身感受体验苏轼文化。在游览之后,结合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分享游览过程,要注重课内课外的联系,发挥出课后作业布置的价值。

(二)设计趣味性语文作业

初中语文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需要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初中生身心发展速度会比较快,并且其对于各类外界事物的探究心理会比较强,尤其会钻研一些新鲜的事物,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要融合“双减”政策提出的教学标准,设计更具趣味性的语文作业,防止学生认为趣味性作业就是自由活动,要围绕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展开教学。比如,在讲解《孔乙己》这一文章时,可以组织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锻炼学生表现力以及创造力,这样学生就能够深度理解该篇文本的内容,并体会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开展“读书”演讲竞赛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以及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可以把自身理想和语文课本知识相融合,从而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任务,实现减负提质的教育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实际教育阶段需要合理构建语文作业体系,积极响应“双减”教学政策,保障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同时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以学生主动参与当做作业体系布置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要注重差异化、多样化的设计作业形式,让学生身心可以更为全面化的发展,整合作业体系的内容。为学生日后身心健康化的发展提供助力,解决其潜在的作业管理与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的路径[J].陈丽芝;万桂红.文学教育(下),2023(02)

[2]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调查现状及优化策略— ““双减””政策下对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思考[J]. 魏美娟.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