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体表良性肿瘤在基层的可行性与优势分析
李静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中心卫生院 广东 梅州 514000
前言
体表良性肿瘤作为基层医院的常见病症,传统手术治疗多采用常规切口,虽能完整切除肿瘤,但往往存在切口较大、术后瘢痕明显、恢复时间较长等问题,尤其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而言接受度较低。而小切口切除术凭借其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特点,在各级医院逐步推广,但基层医院受限于资源条件,其应用仍需进一步论证 [1]ΠC
一、手术小切口分类标准 、手术类型
在基层医院中,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体表良性肿瘤常见的手术类型有脂肪瘤切除术、皮脂腺囊肿切除术、纤维瘤切除术等。
脂肪瘤切除术:脂肪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物,多位于肩背、四肢及腹部皮下。对于位置较深、伴有触痛或影响活动的脂肪瘤,常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 [2]。
皮脂腺囊肿切除术:由皮脂腺阻塞引起,多发于头面、背臀等皮脂腺丰富部位。一般选择手术切除,若发生感染,需先控制炎症后再手术[3]。
纤维瘤切除术:纤维瘤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等多处。有症状、影响外观或疑似恶变的纤维瘤,可通过小切口手术切除 [4]。
色素痣切除术:色素痣多为良性,无需治疗,但面积大且形状不规则的痣以及手掌、足底等部位的痣易恶变,可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
常见的手术切口通常根据清洁程度等因素分为0 类、Ⅰ类、Ⅱ类、Ⅲ类切口。具体介绍如下:
0 类切口: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Ⅰ类切口(无菌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如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
Ⅱ类切口(沾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如经口腔的唾液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Ⅲ类切口(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或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若体表良性肿瘤术前已发生感染,手术切口属于此类。
二、举例说明阑尾切除术下开展“小切口”应用的优势
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相关病症时,展现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尤其在临床实践中更贴合患者需求与医疗实效:
① 手术过程中出血少,能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这种精准操作不仅降低了术后恢复的难度,更让切口愈合后瘢痕纤细,极大提升了手术后的美观效果,对于注重体表美观的患者而言尤为重要。
② 由于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运动受限程度大幅降低,得以早期下床活动。这一特点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既能有效减轻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风险,又能促进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同时还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为患者顺利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③ 手术造成的污染面积显著减小,且切口内线结使用量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
④ 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兼顾了医疗成本的控制,让患者能以合理的费用获得优质的治疗。
⑤ 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小切口手术在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者自觉美观感上并无明显差异,这意味着它在保持治疗效果与患者体验的同时,还具备更易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等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三、可行性分析
从可行性角度来看,小切口切除术操作相对简便,对设备的要求并非过于高端,完全基层医院现有的常规手术器械通常可满足基本操作需求,无需大规模引入高精尖设备。同时,该术式的学习曲线相对平缓,基层医务人员通过系统培训即可掌握核心操作技巧,结合日常临床实践积累经验,能够有效保障手术安全性。此外,体表良性肿瘤位置表浅,手术视野清晰,术中风险可控,进一步降低了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的技术门槛在优势方面,小切口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这与基层患者对医疗经济性的需求高度契合 [5]。同时,较小的手术瘢痕更易被患者接受,尤其适合头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肿瘤治疗,可减少患者因外观改变产生的心理负担。此外,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减轻基层医院的后续护理压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优势分析
小切口切除术在基层医院治疗体表良性肿瘤,确实能从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既贴合基层医疗实际,也符合医疗体系发展需求。基层医院诊疗费用、手术耗材成本相对较低,且患者无需长途奔波,节省交通、住宿等额外开支,尤其对农村及偏远地区患者更友好,让更多人能负担得起必要的治疗[6]。体表良性肿瘤手术难度适中,在基层即可完成,无需集中到上级医院,避免了优质医疗资源被基础手术占用,让上级医院能更专注于复杂病症的诊治,提升整体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小切口手术虽操作相对简单,但涉及消毒、麻醉、切口设计、组织分离、缝合等基础外科技能,基层医生通过大量此类手术,能熟练掌握规范操作流程,积累临床经验,为处理更复杂病例打下基础。在日常开展这类手术的过程中,基层医生能更深入了解体表肿瘤的鉴别诊断、手术适应症及术后护理要点,逐步提升独立诊疗能力,减少对上级医院的依赖 [7]。为了开展小切口手术,基层医院会完善相关诊疗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及术后随访机制,倒逼医院在流程管理、院感控制等方面提升标准,进而带动整体医疗质量的进步,让患者在基层也能享受到更规范的医疗服务。既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需求,又为基层医疗人才成长和体系完善提供了实践载体,是推动分级诊疗落地、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8]。
总结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体表良性肿瘤在基层医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显著优势,若能结合基层实际情况进行规范推广,不仅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还能更好地满足基层患者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 龙军军 . 基层医院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可行性及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 2024, 22(27):11-13.
[2] 陈杲 , 唐玲 , 杨国平 , 等 .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改良小切口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3, 34(8):1236-1238.
[3] 薛梅 .LEEP 刀在基层医院治疗宫颈疾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 2021, 019(017):P.263-264.
[4] 汪敏敏 , 孙素芳 , 何妍春 , 马欢临 . 系统性产前评估在降低基层医院剖宫产率中的应用 [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35(24):4650-4653
[5] 袁文昌 . 分析基层医院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 2021, 19(20):247-248.
[6] 孙素慧 , 杨继妮 , 张钦泳 , 等 . 优化后的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J]. 现代医药卫生 , 2020, 36(S01):192-194.
[7] 谢长远 , 吴明灿 , 黄娟芳 , 陈林军 , 黄刚 , 康聪 .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效果分析 [J]. 中国基层医药 ,2020,27(8):993-995
[8] 刘刚 . 小切口手术在基层医院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 [J]. 甘肃医药 ,2020,39(10):903-904